一番激戰後,負責先登的擲彈兵很快就占領了城牆,負責保衛城牆的殖民地士兵本就沒有太高的戰意,又在夏軍的猛烈攻勢之下死傷一片,便主動選擇了投降。
城牆很快陷落,登上城牆的擲彈兵第一時間奪取了城門並將其打開,放城外的線列步兵入城。
在城門打開後,端著步槍的線列步兵隨即怒吼著衝入城內,他們以連為單位,沿著街道向港口內奔去,沿途隨處可以看見四散而逃的荷軍士兵和驚慌失措的平民,在城牆失守以後,退守下來的荷軍士兵儼然成為了毫無軍紀的亂軍。
砰砰砰——
街道上很快槍聲大作,還準備頑強抵抗的荷軍士兵在巴達維亞港軍事長官德蘭特隆的帶領下,依托街道的地形與衝進來的夏軍交火。
他們將街邊的攤子等一些雜物推倒,躲在那些雜物充作的掩體後麵,舉槍朝著街道上的夏軍射擊,火繩槍雖然比不起燧發滑膛槍,但在這巷戰之中同樣能夠發揮出致命的威力。
在荷軍的射擊下,進攻的夏軍很快就有數人中彈倒地,為首的連長連忙高聲呼喊,就地尋找掩體,其他沒中彈的士兵則是眼疾手快,在隊友的舉槍掩護之下去將倒地的袍澤拖到安全的地方。
這並不算寬闊的街道上槍聲大作,雙方你來我往,相互射擊,雖然都是精度不好的滑膛槍,但夏軍所使用的二式步槍的性能明顯要比火繩槍更強,因此夏軍雖然人數不多,但一時間居然隱隱能夠對荷軍造成壓製的效果。
荷軍的抵抗沒有持續太久,隨著更多夏軍趕來,德蘭特隆隻能帶著他的部下邊打邊撤,留下數十具屍體想要撤回軍營,在軍營固守,但他們隻撤出一段距離,就遇到了另外一支深入的夏軍。
雙方隨即再次爆發戰鬥,夏軍在打出槍膛內的鉛彈後,便毫不猶豫地挺起步槍,選擇與荷軍展開白刃戰。
一番激戰過後,荷軍軍心動搖,德蘭特隆眼見部下死傷眾多,知道沒有獲勝的希望,為了保全手下的荷蘭人的性命,隻能無奈選擇下令投降。
而另一邊,漢人苦力在付出了數十條人命的代價後擊敗了前去阻攔他們的荷軍,隨後繼續向武庫發起衝擊,駐守武庫的殖民地士兵見漢人來勢洶洶,不敢抵抗,擅自逃跑了,將武庫整個拱手相讓。
隨後,漢人們衝進武庫內,他們強行砸開了武庫大門的鎖,使用裏麵的武器裝備自己,就在這群漢人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們卻突然發現城內的戰鬥已經到了尾聲,夏軍幾乎占領了全城,並且向武庫靠近。
顧不上遺憾,這些漢人們連忙在林三發等人的帶領下走出武庫,前去迎接夏軍。
趕往武庫的夏軍突然看見前麵烏泱泱出來一群人,下意識以為是準備負隅頑抗的荷蘭人,但在他們看清對麵的人都是長著一副漢人的模樣時,有些提起的心頓時鬆了下來。
緊接著,他們就看見林三發等人快步迎了過來,這些漢人苦力的頭人向夏軍表示了自己的敬仰,說明自己在今天做出的行為。
在得知是他們領導城內的漢人發起暴動時,夏軍軍官頓時麵露敬佩之色,他讚許了林三發等人的忠義之舉,又邀請他們一同前去麵見第一旅旅帥——軍官在說話的時候也在觀察著這些漢人苦力,他見這群人的身材雖然不算壯碩,但肌肉卻很是緊致,是個很好的當兵的料子。
因此,軍官頓時就有了招攬他們的想法,如果能夠將這些義士招入軍中,那夏軍在南洋的軍事力量就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麵對軍官的邀請,林三發等人沒有推脫,他們讓弟兄們將武器放回武庫,接受夏軍的安排,幾人便跟著軍官一起向城外走去。
等他們見到旅帥安楚傑時,後者正在命人統計此戰的戰果,在得知手下人將組織漢人暴動的首領帶來時,他放下了手上的工作,親自前去迎接。
對於這些在異國他鄉努力求生,仍然心向朝廷的人,安楚傑心裏很是抱有好感他親自接見了林三發等人,並和他們進行了交談,聊了幾句以後,安楚傑對於這幾個義士更加歡喜,便向他們詢問起是否願意加入自己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