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漢城宮變(1 / 3)

朝鮮尚慶道,釜山軍港。

自從中日開戰後,釜山一直都是夏軍中轉日本的重要港口,夏朝在這裏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軍事港口,雖然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但夏朝仍然掌控港口而沒有將其歸還朝鮮控製。

經過一日的飛行,信鴿終於飛入釜山軍港內,被綁在它爪子上的小紙條也很快被找到,負責接納信鴿的錦衣衛看完了紙條上的內容後,神色大變,連忙向日本方向彙報。

又過了數日,這件事才終於被擺在了蘇輔麵前,這位征東督師怎麼也想不到,一向臣服夏朝不敢有二心的朝鮮王國,現在居然開始密謀反叛起朝廷來。

此時的日本兩省內第一、第四鎮早已撤回國內,隻有第七鎮還在日本兩省分開駐紮,兩鎮才剛剛進入東北或山東地界,隨時能夠進入朝鮮平叛。

再加上朝鮮深受夏朝影響,其國內又有夏軍基地,蘇輔因此並不擔心朝鮮人能夠掀起多大的波瀾,不過他既然已經提前得到了情報,就必須要對此做好應對。

蘇輔先是寫了份奏折送回國內,向朝廷彙報這件事,因為蘇言曾經給了他便宜行事之權,所以蘇輔可以在得到朝廷命令之前自行做出決定。

他在送出奏折後,開始調動一標兵馬乘船返回朝鮮,借口要借道朝鮮返回東北,待途徑漢城時突然發難,先朝鮮國王一步動手,將其軟禁。

這自然需要駐紮在漢城的錦衣衛進行輔助,他要求漢城錦衣衛加大滲透力度,取得打開城門的令牌,以此讓漢城守軍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當夏軍調動的消息傳到漢城的時候,李棩雖然知道夏軍不可能知道自己想要反叛的心思,但他還是難以避免的心虛了起來,連夜召見南人黨的幾個黨魁,想要與他們商議該如何應對此事。

南人黨的幾個黨魁並沒有被李棩說服,他們也不願意如此倉促的和夏朝翻臉,現在新君登基根基不穩,朝中西人黨的勢力還占據大頭,和夏朝開戰隻怕是第二天西人黨就指揮軍隊包圍王宮發動宮變了。

因此,他們極力勸說李棩不要太過焦慮,這隻是夏軍的一次普通的調動罷了,在南人黨的大臣們的勸說下,李棩將信將疑,還是相信了他們的話,不再憂慮這件事。

不過,隨著夏軍在釜山登陸,他也不敢再明目張膽的阻攔征兵,也派人一直盯著入朝的夏軍,生怕對方會做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舉動,就這樣一直到夏軍途徑漢城,要求在漢城獲得補給,休息一個晚上。

李棩本想拒絕,但許穆告訴他,要是貿然拒絕夏軍的請求,很有可能會暴露出他們自己的心虛,所以還是不要拒絕為妥,在許穆的勸說下,李棩雖然有些不太情願,但還是同意了夏軍的請求。

武安十五年二月初八深夜,漢城外夏軍臨時駐地。

【全麵戰爭之伐清】 【】

借助著夜色的掩護,一騎衝進了夏軍的軍營內,身著黑色長袍的騎兵眼見麵前有兩名士兵試圖上前阻攔,騎士當即高舉腰牌,喊道:“我為錦衣衛北鎮撫司小旗,自漢城前來,我要見你們參將。”

其中一名士兵定眼一看,確定那腰牌的確是錦衣衛腰牌無疑,便主動上前抱拳說道:“請下馬隨我來。”

小旗點了點頭,翻身下馬,將韁繩交給另外一名士兵,便跟著說話那人一同進入營地內,來到營地中央一座最大的營帳內,並見到了第七鎮第一旅第一標的參將。

在見到參將後,他行了一禮,說道:“卑職為北鎮撫司小旗劉安康,奉百戶大人之命,出城與參將大人詳談今夜入城之事。”

參將點了點頭,他在出發前就已經知道此行的目標,雖然不清楚為什麼督師會突然對一向忠誠的朝鮮屬國動手,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隻需要奉命行事即可。

他說道:“本將知曉,劉小旗,你們北鎮撫司的計劃是什麼?”

“回參將大人的話,百戶大人已取得打開城門之令牌,待城門方向點燃火把搖晃三下,大人即可率軍入城,直撲王宮,城內的一切我們北鎮撫司都打點好了。”劉安康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