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偷懶,我們必須要加快速度!」顛
希瓦城以北十裏,靠近阿姆河的岸上,一座新的據點正在熱火朝天的建造著。
盡管夏軍以複仇姿態毀滅了希瓦城,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要放棄這些土地,夏軍又組織人手,在希瓦城廢墟以北靠近阿姆河的寬闊地帶營建新的據點,不僅是作為繼續南征的補給點,也是輻射控製這一片地區的核心據點。
為了建造新的據點,沐天波從濛池動員了數萬哈薩克民夫,穿越漫長的戈壁灘,來到這裏投入建造,這些哈薩克民夫的任務也不僅僅是建造新據點,他們要是願意的話,未來也能夠攜帶家庭遷居至此,成為這片土地的新的居民。
沒辦法,本地的土庫曼人和烏茲別克人逃的逃死的死,要想提高控製這塊土地的力度,就隻能從國內移民,以此來增加控製力度。
哈薩克民夫砍伐了大量周圍的樹木,開鑿石塊,用石塊建造高大的城牆,樹木則是用來建造房屋,在數萬民夫的合力勞動下,城市的雛形很快顯露出來。
為了確保哈薩克民夫們開工時的安全,夏軍也留下了一個標的兵力駐守,這一個標的將士的目的除了保護民夫外,也是要保護後續從濛池運來的補給輜重。
沐天波沒有留在希瓦,他將他的次子沐忠亮任命為軍需官,命其留守希瓦新城,他自己則是跟隨大軍一同繼續南征,向希瓦蘇丹目前的藏身處科奇喀拉開去。顛
同時,他也派出使者前去東部的布哈拉汗國,命令布哈拉蘇丹即日出兵,那布哈拉蘇丹之前答應了夏朝的出兵命令,但他一直到現在都還在集結軍隊,沒有出兵的動作,沐天波倒是不認為他有反叛的心思,因此隻是派人去言辭勒令一番。
夏使隨即騎快馬趕赴布哈拉汗國首都布哈拉城,使者的到來遭到了蘇丹和宮廷官員們的熱烈歡迎,宮廷首相親自將使者領入宮廷內,但他們的熱情沒有讓使者的態度溫和,使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言辭訓斥了布哈拉汗國陽奉陰違,不及時出兵的行為,隨後勒令布哈拉汗國即日出兵。
麵對使者的訓斥,布哈拉蘇丹不敢反駁,他恭恭敬敬地答應下來,表示自己肯定會遵從上國的命令,馬上出兵。
或許是夏軍對希瓦城的血腥屠殺也讓他有些恐懼,阿卜杜勒·阿齊茲在幾天後就親自掛帥,率領布哈拉軍隊攻入希瓦汗國的東部大城查爾朱伊境內,與那裏的希瓦軍隊展開激戰。
盡管隻是麵對布哈拉汗國的軍隊而不是富有凶名的夏軍,查爾朱伊的守軍仍然負隅頑抗,激烈抵抗,布哈拉汗國的軍隊正處於中世紀晚期的水平,仍然主要以冷兵器作戰,因此布哈拉軍隊幾次攻上城牆,都還是被守軍擊退,無法在武器裝備上獲得優勢。
暫且不管布哈拉汗國的出兵情況,在離開希瓦城繼續推進的同時,沐天波也沒有忘記希瓦汗國屹臨火尋海(鹹海)的領土,他命副都護譚文親自率領第三旅順著阿姆河北上,攻打位於希瓦北部的烏爾根奇、卡拉卡爾帕克與希瓦西北的玉龍赤傑。
而他率領的第六鎮主力,繼續向科奇喀拉推進。顛
希瓦和波斯聯軍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夏軍順利推進,由於希瓦蘇丹病重無法處理軍政要務,他的繼承人伊沙克便代為行政,伊沙克頒布政令,動員汗國境內的所有土庫曼牧民,要求牧民自發集結起來襲擾夏軍的行軍隊伍和運輸線,許諾殺死一個夏軍就賞賜一頭羊,同時也擴大征兵數量,將更多的平民征召入隊。
希瓦國內的土庫曼牧民們都聽說了夏軍在希瓦城的暴行並為此感到恐懼,因此在政令頒布後,牧民們皆自發組織起來,向行軍途中的夏軍和夏軍後方的運輸補給線發起襲擾戰術——當然,其中也有懸賞的激勵在裏麵。
這些土庫曼
牧民都是嫻熟的騎手,他們不僅騎術精湛,大部分人還能使得一手好箭術,因此夏軍很快就感受到了麻煩——在那寬闊的平原地帶上,大量土庫曼騎兵呼嘯著衝向夏軍軍陣,他們在馬背上搭弓引箭,朝著夏軍軍隊射擊,雖然射出的箭矢大多落空,或是沒有對夏軍士兵產生多少傷亡,但仍然讓夏軍將士不勝其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