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腹機的功能十分簡單,那就是將患者體內的氣壓維持在一定水平,讓腹部鼓脹起來,增大操作術野。
氣腹機的核心部件就是電磁閥、流量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它本身是沒有氣泵的,這是因為氣腹機的氣體來源於外界的二氧化碳氣瓶,本身的氣壓非常高。
這麼大的氣壓,肯定不能直接通到人體,會在瞬間傷害到病人。因此,需要通過電磁閥一級一級的降壓處理。
一般來說,會有三級降壓係統,但李君慧設計的這套氣腹機,降壓電磁閥有四個,其中一個備用,避免某個電磁閥失效,可以在瞬間切斷通氣,避免病人受傷。
這個額外的電磁閥,還搭配著泄壓閥。這個給泄壓閥是純機械式的,即便所有電磁閥同時失效,隻要氣體壓力超過一定程度,就會自動放氣,保證壓力不會超過警戒值。
除開各種氣閥外,兩個傳感器也是很關鍵的,可以判斷當前腹部的氣壓,還有輸入了多少流量的氣體。這些傳感器監護儀上有用過,直接借用即可。
蔡東豐測試了一番,外觀、軟件界麵等等,風格與其他產品保持了一致,看起來也還可以。
雖然隻是牛刀小試,但在蔡東豐不幫忙的情況下,做到這種水平,已經可以證實醫神的研發費水平達到了一定的程度。
“很好,這個產品就這樣吧,技術人員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去研究軟管內窺鏡,另外一部分人去研發超聲刀。”蔡東豐說道,“慧慧,你分別在兩個團隊中,各選一個負責人,你整體協調。”
“好的。”李君慧點頭道。
軟管內窺鏡的技術含量,其實比硬管鏡要高,因為伸入人體的那根軟管,製造難度很大,要求極高的加工工藝。至於超聲刀,核心就在高頻振動的刀頭上,對材料、振動頻率和幅度有極高的要求。
特別是頻率,需要仿真計算一下,不然引起共振,會極大的縮減刀頭的壽命。
這兩個核心技術,蔡東豐已經從係統那裏得到了,他打算等公司的研發人員自己摸索一番後,再拿出來讓他們參考、學習。
如果每種產品都是蔡東豐直接提供技術的話,研發人員永遠也不會提高。但是,如果等他們研究到瓶頸的時候再拿出成熟的技術,那提升幅度將會很明顯。
畢竟,沒有哪款產品是永恒不變的,後續的升級、改造,總不能也全靠蔡東豐來做。
分配好任務,蔡東豐便回到辦公室準備學習。
“砰砰砰……”叩門聲響起。
“請進。”蔡東豐說道。
進來的是趙陽君。
“蔡總,向你彙報一下業績情況。”趙陽君說道。又過了一個季度,有了季度總結。
醫神沒有上市,這些財報無需公布,但並不意味著不統計。每個季度,都會統計一下銷售情況,提供給公司高管。
蔡東豐合起書,點頭道:“好,請說。”
“這個季度我們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0%多,其中最亮眼的是內窺鏡,增幅超過80%,但由於其基數小,所以占比整體營業額並不大……”趙陽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