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昭儀沒想到一點小小的事情,索齊格都說不好,說出來的話分明就是要把她坑死啊!
她急忙起身,對沈淩絕盈盈一拜,誠惶誠恐地道:
“皇上息怒,臣妾自從入宮以來,身居高位,賜居宸鳴宮,養尊處優,倍感天恩浩蕩。想來是臣妾惹人嫉妒,才有風言風語傳出宮外。”
說著,她抬頭打量沈淩絕的臉色,卻見帝後二人臉色冷漠,絲毫也聽不進去,便轉而可憐巴巴望著太皇太後,目露委屈道:
“索齊格王子之所以這樣說,恐怕是擔心吐蕃太後、漢寧公主殿下聽信謠言,擔心臣妾,絕非有心幹涉大玥後宮內闈之事。何況兩國語言文化頗有詫異,王子一時表達不清楚本意也是有的,還望皇上明鑒……”
太皇太後見和昭儀這樣委屈,想起往日她是極為孝順的人,比帝後陪伴太皇太後的時間還多,單是不肯去皇帝麵前邀寵,心裏也替和昭儀惋惜。
平日沒人提,太皇太後自然不會主動去提,一來有胡家二嬪的事在先,太皇太後明知道自己的話未必能讓沈淩絕親近妃嬪,所以不想再強硬幹涉。
二來,祖孫感情好不容易和睦如初,無端提起和昭儀,沒的又讓帝後夫婦倆覺得她老人家管得太寬。
但如今,吐蕃王子顯然十分不滿,太皇太後想到自己的女兒漢寧公主勢必也很擔心和昭儀這個遠嫁的義女,也就更加不忍。
於是,她看著帝後,故作輕描淡寫地說道:“和昭儀是個明事理的,哀家覺得,她說的有幾分道理。”
太皇太後既然如此說,帝後也隻好點點頭,應和一下。
太皇太後繼續道:“如今後宮裏的人都編製入女官署,剩下這和昭儀和熙嬪,還不忘每日陪伴哀家盡孝。我大玥推崇忠孝之道,這便是難得的品格,皇帝也不該太冷落了她們。不如今日皇帝便翻了她們其中一個的玉膳牌,去漓雨軒用晚膳吧,明天再召另外一個。”
事情的發展出乎沈淩絕和鳳凝煙的預料,然而卻在和昭儀的算計之中。
和昭儀心裏暗自得意,但表麵上卻絲毫不顯露笑容。
沈淩絕與鳳凝煙對視一眼,二人都有些為難。
太皇太後以和昭儀和胡晴汐的孝道為由,當眾讓皇帝翻妃嬪的玉膳牌。若是皇帝連這都不答應,和算什麼孝順?
鳳凝煙身為一國之母,眾目睽睽之下,就更不能說半個“不”字。
她唯有微微眨了一下眼睛,暗示沈淩絕同意太皇太後的提議。
沈淩絕也知道此刻是騎虎難下,若是不答應,恐怕吐蕃使團會得理不饒人,把這件事在民間大肆宣揚。
為了鳳凝煙的聲譽,也為了大玥的體麵,沈淩絕便隻好答應了下來,並吩咐言光祿,晚膳時將玉膳牌送到千秋殿去。
太皇太後聽了,自然是心情愉快極了,盼星星盼月亮的,總算等到胡家的妃嬪能有侍寢的機會。
和昭儀的內心別提有多麼狂喜,她側目看了一眼胡晴汐,心想今天沈淩絕答應要妃嬪侍寢是因為吐蕃使團施壓,所以今晚侍寢的肯定不會是胡晴汐,一定是和昭儀了。
胡晴汐見和昭儀麵帶微笑,還以為她是在暗示獻舞一事,便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示意她已經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