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蘇看得直搖頭,不知道這幫大部分已經年過半百的有識之士怎麼會如此膽小,怪不得升遷這麼慢。
這時,殿中忽然傳來頗有幾分霸氣的磁性聲音,震得群臣腿都一軟。
“各位大人這是怎麼了?是天還太黑,瞧不出本宮和瑄親王已經等你們很久了嗎?”
“皇……皇後娘娘?!”群臣這才發現,在龍椅旁邊,珠簾之後,一抹明黃色的身影,正端坐鳳椅之上。
眾人嚇得趕緊小跑進殿,齊刷刷地跪了下來,也顧不得地上都是血腳印,更顧不得一旁的棺材,齊聲高呼:“臣等參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文武百官都知道,當今皇後有垂簾聽政和代管玉璽的大權,哪個也不敢不把皇後當回事。
鳳凝煙輕笑一聲,站起身來,緩緩走到了龍椅前方,俯視著群臣。
羽蘇見鳳凝煙從珠簾後走出,便立刻恭敬地站起來,和朝臣首列的內閣大臣站在一起。
鳳凝煙睥睨著殿中的臣子,說道:“自從本宮回京,京城裏就謠言四起,看來有人對本宮回京十分不滿。為了便於京兆尹查獲殺害京兆府衙差和造謠生事之人,即刻起,封鎖京城,任何人沒有本宮的手諭,皆不得出入城門。”
此言一出,隻聽殿中揚起一陣不小的驚呼聲。
雖說羽蘇為首的七位內閣大臣,為了穩定人心,不會提及“禁軍水鬼抬棺入宮”的傳聞,但是在場這麼多朝臣,也不乏聽信謠言,急於求證的。
昨天“百鬼夜行”的傳聞,過去也就過去了,可是今天的傳聞已經升級成皇帝和太皇太後被刺殺而駕崩的消息,群臣自然必須一問究竟的。
有人低聲提出了疑問,便有更多的人附和,殿中一時猜疑之聲不斷,最後紛紛問詢:
“皇後娘娘下旨封鎖京城、關閉城門,如臨大敵,莫非外麵的傳聞都是真的?皇上、太皇太後和南巡禁軍真的出事了嗎?”
麵對這樣的質疑聲,羽蘇都暗暗捏了把汗,他不知道沈淩絕的下落,也就無法給予群臣一個肯定的答複,但想到皇嫂那胸有成竹的笑容,他不由望向鳳凝煙,想看看她如何回答。
鳳凝煙站在金光燦燦的龍椅前,依舊帶著淺淡的微笑。
“這裏有大理寺的人,有刑部的人,也有京兆府的人,你們斷案這麼多年,可見過惡鬼索命的案件嗎?”
這時,都和刑審典獄之事有關的職司高官——大理寺卿鄭褚、刑部侍郎蕭懇和京兆尹邵知山皆慌忙出列,同聲稟道:“啟稟皇後娘娘,臣等從未見過惡鬼索命之事!”
鳳凝煙點了點頭,依舊和藹地道:“昨天夜裏,勤政殿內突然出現了血腳印和懸棺,和宮外傳言似乎吻合。但是諸位大人隻要有常識,便該知道,人血與動物的血是有區別的。”
說著,她望著出列的三人,等待著他們的回答。
大理寺卿鄭褚點頭道:“皇後娘娘所言甚是。人血鹹腥,似鐵鏽氣味。羊血有羊膻味,豬血臭、雞血騷……而且凝固之後,狀態、軟硬和其中的氣泡也有所不同。”
話音未落,站在朝堂中的文武百官便有些迫不及待地蹲下來,抹了一下地上的血腳印在鼻子前麵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