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維護(2 / 3)

兩人集體一抖,看住自家主子,隻見何有陰森森的注視他們,道;“那就不是兩個巴掌簡單解決的事了,你們兩個,聽懂沒有?”

話語裏麵深埋的危險與威脅意味猶如一把把淩厲尖銳的刀刃,刀刀刮著他們的耳邊過,輕微一動就會鮮血橫流。

森森危牆之下,十一十二兩人自是不敢多言多動,連忙小雞啄米似的點頭。

“滾。”

兩人連忙聽話滾了,腳步溜得比兔子都快。

等到糟心的兩個屬下迅速跑不見了蹤影,何有一回頭,正好看見屋裏還剩下的兩人,看兩人皆是埋頭低背的恨不得把自己埋進地裏,好叫沒人能看見他們的存在。

偏偏有人不肯輕易放過,恰好知道了某件秘密的他們。

“我…”

一個我字才出了口,何仲宣忽然極為激動的抬頭看他,尖利的大嗓門喊道;“主子,屬下突然想起來牢房裏還有八個死囚等著屬下去審問,需趕快前往,免得他們死了沒法逼問,屬下先告退!”

說完也不敢看何有,何仲宣疾步就往門外走,臨出門前不忘甩了個眼色給呆愣仰頭的林二。

林二當即會意,捧著杯子也往門外小步跑;“主子的茶涼了,奴才重新去沏茶,奴才也告退了!”

細碎慌亂的腳步緊接消失在了門外,片刻後,屋子裏就剩了何有一個孤家寡人站著,他先是看了看桌案旁側的暖玉茶壺,壺口還騰騰滾著熱氣,隨即又看向了門外,門外走廊裏除了站崗的侍衛,再無旁人。

屋裏一陣久久無言後,響起了一聲滿溺無奈的自言自語。

“我想說的是,我不小心咬到了舌,嘴疼。”

五日後,南疆靠北的誇真一族的使者團與當族飛雅公主同入大楚,締交楚真兩邦百年之好,特送族中傳流千年的寶物——十米寬,二十三米長的繁雲流絲香紗,作為締交關係的信物。

皇帝龍顏大悅,與之飛雅公主暢談半日,見公主雖為女身,但談吐見識遠勝京都大半男兒,且誇真族中之人不分男女,從小學習騎馬射箭,公主貴為萬金之軀更是榜樣,射箭內武樣樣不差,盛得龍心之下,皇帝下令三日後在宮中舉辦私宴,以此犒勞使者團與公主的辛苦奔波。

為了這一場私宴,宮中第一日就開始準備萬千,無數的紅燈花鍛鋪蓋如流水,數十宮女太監來回奔波,腿都瘦了一小圈。

數十張精美華貴的金帖派發給朝中重臣能人,上麵嚴格規定,穿著朝服必須得體,服冠精整,不能給外朝人留下不敬印象,更是不能給本國的名聲抹黑。

而在金帖子的最後留有一行抒寫,特此準許攜帶親眷入宮,共同恩享隆恩。

至於為什麼可以攜帶親眷入宮,有明眼人猜測,那大概是皇上喜看熱鬧的惡劣性子又起了。

巳時剛過,身著襦裙紅袍的宮女們與清一色穿濃藍頹調色的太監們各手捧物件,走態平穩快速,遵規守矩的穿過水清門,正好與路過的應青山與方園擦肩而過。

左手揣幾幅兵器描繪的卷軸,右手拿方天盤的方園忙中偷閑,回眼瞥了後方走過的宮女太監們,聲音嘖嘖。

“應大人,你瞧瞧,一個區區誇真族的公主,竟然這麼得陛下的聖心,為了給她辦個接風宴,宮裏又是置辦花燈又是開辟場地,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陛下要娶親了呢!”

真是上麵一句話,下麵跑斷腿啊!

懷裏同抱了一堆兵書策論的應青山頭都不回,淡淡道;“小小一個接風宴算什麼得聖心,可能是陛下一時興起想要聚眾熱鬧一下,不過是借了這公主的由頭罷了!”

純粹沒在意她後麵的話,方園隻關注了前麵一句話;“這還不算得聖心,那什麼才叫得聖心?”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他的這句問話,應青山款款笑答;“誇真族進貢的族中珍寶——繁雲流絲香紗,據說由百年冰蠶吐絲為紗,一隻蠶隻能吐出五米,吐完便死,之後由族中數十名巧娘連夜紡織而成,上麵的花紋是采用雲間豔花鮮汁勾底描畫,費了上萬朵百花做成,又封於寒冰地下十年定畫固色,拿出來後香飄數裏,經久不散,上麵的花紋在陽光下琉璃繽紛,晃如彩霞,著紗在身則可以身暖夏涼,養身潤膚,長時以往皮膚會猶如蠶絲冰滑白皙,堪稱世間難出的無價之寶!”

輕軟緩和的語速不快不慢,連貫而成,講解清楚,一番聽下來比起坊間的說書先生不差分毫,直聽得方園目瞪口呆,回不過神,許久之後才哇的出聲。

“確是個此生難見的奇寶啊,不過你怎麼會知道的這麼清楚?”方園感歎萬分的砸吧砸吧嘴後,心中卻也是困惑她得知清楚的原因,忽又道,“縱使這寶貝再是難得,那也是上貢給陛下享用的,跟咱們說的有個一錢半子的關係嗎?!”

“有啊,香紗萬金難求一米,皇上把它一分為三,一塊留給了自己,一塊賞了皇後。”說到這裏,應青山頓了一頓,笑眯眯的偏頭看他,意隱得意,“你猜猜,還剩最後一塊是給了誰?”

方園想都沒想,脫口而出;“本朝陛下跟前的大紅人,九千歲唄!”

普天皆知,皇帝貫來待跟他為仆為親的何有好的天理難容,登基之後就封官進爵,一舉封為禦前秉筆太監,得稱尊名九千歲,後來托付宮中一應內官權力,身傍權力職位無數,在宮中橫行無阻,人人懼怕。

而今他救駕有功,隆恩再下封為侯爺,按例得了免死金牌一塊,家宅田地無數,能端坐皇帝下方,隨身伴駕基本與皇帝平起平坐,一句輕言笑話就能壓死大半人的脊梁骨,恩寵至此是羨煞旁人,又招惹了更多的嫉妒憤恨眼光,他卻從不屑一顧!

是以,在應青山拋出這個問題時,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如此,因為誰都知道皇帝待何有比待自己更好,皇帝有的他會有,皇帝沒有的,肯定也是皇帝先給了他,反倒皇帝自己還沒得個享受自己東西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