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車的馬兒一路小跑著,車上的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倒是顯得不寂寞。柳雅不是個愛搭話的人,就坐在車上閉目養神,打了個小盹。
一直到馬車停下了,眾人都下了車,柳雅才提著空籃子下車。然後又問問趕車的道:“王叔,集市是往哪邊走?”
“一直往東走兩條街,再朝南邊一拐就看到了。小姑娘,我這馬車就停在這兒,你記得兩個時辰後就回來哈。”趕車的王叔給柳雅指了指路,便蹲在馬車旁邊抽起了旱煙。
柳雅謝過了,就朝集市走去。不過她一直沒有把蘑菇倒出來,而是提著空籃子,還把蘑菇背在背後。一來是這樣走路也方便,二來她本意也不是真的來賣蘑菇的,而是想要看看這寧安鎮有什麼能賺錢的營生。
走著,柳雅感覺肚子餓了。四下看看,就見路邊有個賣饅頭、包子的攤子。
柳雅走過去問道:“大姐,這包子怎麼賣啊?”
“素餡兒的三文錢一個,肉餡兒的五文錢一個。不過,純肉的可沒有,是白菜肉餡的。”
“那給我來一個素餡兒的吧。”柳雅不是特別饞肉,又看著包子個頭挺大的,覺得一個先墊墊肚子就差不多了。
賣包子的大姐答應著,拿半張荷葉包起一個包子遞給了柳雅。見柳雅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又說道:“坐一旁吃吧,那邊還有熱水,你自己倒一碗。”
“那就謝謝了。”柳雅看包子小攤旁邊有幾個小板凳,應該就是經常有客人要吃了再走給準備的。旁邊還有個大水壺,放著一摞碗。
柳雅想了想,雖然自己帶著一竹筒水,可還是提起水壺倒上了半碗水。她是不想讓這賣包子的大姐覺得她嫌棄,畢竟人家真是一片好心的。
端著碗,吃著包子,柳雅有意無意的問道:“大姐,寧安鎮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啊?”
“這麼個小鎮子,還能有啥新鮮事。最大的事就是平安飯館要關門了唄。聽說這幾天來要帳的挺多,飯館的賬房卷了錢跑了,老掌櫃的帶著病在店裏變賣了東西還賬呢。”這大姐一邊招呼客人,一邊跟柳雅歎道:“唉,這平安飯館開了也有二十來年嘍。老掌櫃的人很好,生意也一直還不錯。可是老掌櫃的一病,他兒子不爭氣,找了個能說會道的賬房給經管著店麵,他自己當個甩手掌櫃的。結果呢,那賬房可不是個好東西,打從來的那天就算計著呢。這不是就賒賬收了人家的米啊、菜啊、肉的,然後就卷了銀子一溜煙跑掉了。”
柳雅問道:“那就沒報官嗎?這卷了銀子跑了也不是小事啊。”
“報官了,可那兒子也說不出這賬房在哪兒找來的。就說是偶爾遇到的,見他挺精明能幹的,就找來幫忙經營飯館了。你說這兒子是不是傻,隨便還能叫個外人來管賬嗎?官府也就是貼了告示,讓知情的人去通報,然後才能去抓人。可人家跑就跑遠了,誰還能在這兒看見?八成啊,銀子和人都找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