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鄉親,又是平時走動還比較多的,柳雅便客氣的叫了一聲:“牛嬸。”
牛嬸笑著答應一聲,問道:“現在認識了吧?牛嬸問你幹啥去呀?我娘家在小張村,我回娘家看看去,咱倆順路搭個伴兒正好。”
柳雅本來無心與人同行,但是想一想,她是要過平凡真實的生活,哪能避世躲人的把自己孤立起來呢。便點點頭道:“我也是往小張村走,要搭車去鎮上。”
“去哪個鎮上?小張村兩輛車呢。”牛嬸看著挺幹練的,說話也是嘎嘣脆,跟倒豆子似的一直問。
柳雅想了想,反正也是決定搭伴走了,也正好問問情況。便問:“我聽說牛嬸家種菜也往鎮上送。那牛嬸知道哪個鎮上更熱鬧些呢?”
牛嬸道:“寧安鎮比大同鎮大多了,自然就熱鬧點啊。平時咱們村要趕集也都是去寧安鎮更多些。不過啊,大同鎮距離城裏更近點,有些東西大同鎮能買到,寧安鎮就未必會有。”
聽牛嬸這麼一說,柳雅倒是有心直接去城裏了。又問道:“那我現在搭車到大同鎮,還有往城裏去的車嗎?這一天能從城裏走個來回不?”
“能啊,就是時間緊唄。”牛嬸反問道:“柳家二丫頭,你到底要上哪兒去啊?”
“我就是隨便逛逛,哪熱鬧就去哪兒唄。”柳雅說的也是真的,她真心還沒有固定的目標。大計劃是有的,可是細節決定走勢,必須要從一點點的積累開始,就隻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聽說柳雅是為了熱鬧,牛嬸又道;“你們家現在日子過好了吧?樹兒昨天還牽著一隻小山羊來我家吃奶呢。聽說你這本事大了,把你們家愣是給維持起來了?”
柳雅聽了笑一笑,沒搭話。她覺得這是全家人的功勞,各自分工不同而已。
牛嬸又說了幾句話,也都是誇柳雅的。柳雅有一句、沒一句的應答著。不是很熱絡,倒是也沒有冷著臉。
兩個人搭伴走路,說說話倒是過得也快。柳雅還沒覺得牛嬸哆嗦呢,就已經快到小張村了。
牛嬸道:“柳家二丫頭啊,我娘家在村南頭,我從這邊小路就拐彎了。你到了大同鎮下車的時候,記得和趕車的二栓說你還要搭車回來,讓他多等你一會兒。要不然,從大同鎮往小張村回來的人少,有時候就是空車跑回來。二栓見不著人搭車,可能就早早回來了。”
柳雅趕緊道謝,這才和牛嬸分開了。
柳雅來到上次坐車的地方,依然還是兩輛馬車等在那兒。一輛車還是那王叔趕車,柳雅認得,就打了個招呼。然後道:“我去大同鎮,是坐這輛車吧。”她指的當然是另外的一輛車。
另一輛車看著小一點,舊一點,但拉車的馬挺精神,全身油黑油黑的皮毛,刷洗的也很幹淨。
馬車旁邊站著個老實巴交的漢子,看著比王叔年輕點,應該就是牛嬸說的二栓。但是他好像左腿有毛病,站直的時候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應該是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