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錢,接過銅鏡,柳雅再看看自己那癟下去的錢袋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如今又算是回到“解放前”了,如果自己想得有偏差,那估計就要從頭再來了。
不過,柳雅從來不服輸,也不會認命。更為重要的是,她絕對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以拿著這四麵銅鏡,柳雅覺得這就是她的一個起點和希望。
柳雅轉身要走的時候,老嫗不由得又問了一句:“小姑娘,你到底要把這銅鏡賣到哪兒去啊?跟你說,我在這兒擺攤可不是一天、兩天嘍。這集市上還就數我賣的銅鏡做的最好,賣的也算是不錯。可也未必就能一天賣出去四麵啊。你這一下子就花了八百文錢,要是賣不出去可咋辦啊?”
柳雅聽了一笑,回頭道:“阿婆,我倒是想要和您說,別急著走,興許一會兒我還回來買銅鏡呢。”
老嫗不由得驚訝道:“啥?這麼說,這四麵銅鏡都不夠你賣的?”
“按理說是這樣的,但如果一個時辰後我還不回來,您該收攤就收攤吧。不過,我就算是一麵銅鏡都賣不掉,也不會回來找您退錢的。”柳雅說完,把銅鏡包在包袱裏,大步的走了。
看著柳雅離開的背影,那老嫗笑笑,倒是沒把她的話當真。可是再想想,就等一個時辰而已,她也沒有那麼快收攤的,也挺希望這小姑娘再回來買她的銅鏡的。畢竟賺的雖然少了點,可一天多賣掉幾麵銅鏡,手裏也多了不少活絡錢。比這不能花用的銅鏡可是實在多了。
柳雅帶著這四麵銅鏡,開始朝前麵大步的走。她要去找一個地方,一個可以把她手裏的銅鏡都賣掉的地方,而且還是要大價錢的賣出去。
集市這邊不是柳雅的目標了,她看看地勢,延著大路走,朝酒家、飯館、茶樓多的地方找過去。
古代城鎮規劃和現代不同,是按照階層的三、六、九等來分地域的。靠近集市雖然比較繁華,但畢竟不是有錢的大戶人家喜歡待的地方。而那些門麵大、招待客人層次比較高的地方,都是開在另外一條街上。
柳雅延著寬敞的石子路朝前走,見著道路兩邊的商鋪裝修更為講究了,住宅的院落也更大了,便知道自己走對了。直到前麵看到一整條街都是二層、三層的小樓,樓上樓下燈籠掛成排的地方,柳雅加快了腳步。
這條街也很繁華,但街邊沒有成排擺賣的攤子了,更是聽不見小販的吆喝聲,反而是見著好幾輛轎子從街上走過。轎子裏下來的人也都是衣著考究,進哪家鋪子的時候,鋪子裏都有夥計特意迎出門口,熱情的招呼著。
柳雅延著這條街一直朝前走,終於給她找到了幾間青樓。不過青樓也分好幾種,有的青樓級別低,接待的都是下層的苦力、車夫。中等的,會有些小生意人來青樓找樂子,這樣的青樓也順便經營酒樓和賭場。
而級別最高的青樓,可不隻是客人留宿的地方,這裏有上好的酒菜、茶點,也有賣藝唱曲的姑娘。有錢的客人在這裏消遣,花著錢、聽著曲、喝幾口小酒,再逗弄逗弄年輕漂亮、有才又溫柔的姑娘,也是別有滋味。更有的商人會在這裏招待客人,談生意順便喝花酒,和現代的高級會所是一樣的功能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