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雅看看那幾個書架上擺的寥寥落落的書籍,不由得皺眉。問道:“我要買些醫書、藥材的書籍,這裏有嗎?還有初學詩文的小孩子的書籍,在哪邊?”
“有的,姑娘隨我來。”那掌櫃的沒留意柳雅皺眉,隻是在前麵帶路。領著柳雅走過一個大書架,指著上麵的兩排道:“這兩排都是簡單的詩文。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開始,初學都是買這個的。再往後就是詩書了。姑娘看看要買哪位詩人的,自己挑選吧。”
說完,又領著柳雅向裏麵走,一直走到角落裏,指著一個小書幾道:“醫書就在這上麵了。醫術的書籍七本,由淺入深整套的賣,不拆零;藥草書籍十八本,可以隨意挑選。姑娘看看需要哪一種?”
聽掌櫃的說完,柳雅的眉頭皺的更緊了。這書坊看著挺大,可是書卻少的可憐,也不知道有沒有自己需要的。
柳雅便問道:“醫書怎麼這麼少?我先看看再買行不行?”
掌櫃的道:“當然是行,姑娘隨意看吧。不過姑娘說我這裏書少,那可是冤枉我了。要知道我這書坊可是安濟城最大的一間了,有些小書坊隻賣些筆墨和雜書,你要買醫書可是都沒有的。”
掌櫃的這樣說,柳雅隻是笑了笑。隨手拿過一本醫書翻看起來。
這本醫書是手寫的,字跡挺工整,但是看了幾頁柳雅就放下了。因為太簡單,沒興趣浪費時間。又從後麵拿了一本,應該是這七本醫書裏最深的,看了幾眼還是覺得簡單。
柳雅想了想,便猜想這是哪個大夫所寫的?便問道:“掌櫃的,你剛才說這醫書別的地方還買不到?那是為什麼呢?”
“哎呀,大夫教徒弟,口口相授就好了,哪會浪費功夫寫什麼醫書呢。也不是人人都想當大夫啊,哪有人買醫書的。我這套醫書還是幾年前一個大夫寄賣在這裏的,說是不想一身醫術埋沒了,寫了留給後人觀看的。可是放了這麼久,也沒有人來買,我還覺得占地方呢。”
說完了,掌櫃的又指著那幾本藥草書道:“草藥書籍買的人倒是有,不過也都是靠山的地方買了回去看看,照著上麵說的藥材上山采藥的。真正學醫的也不會總是研究這個了。沒有個大夫帶著,誰敢看藥典就抓藥呢?要是人人看書就能學成了大夫,那大夫不是都餓死了?”
聽到這裏柳雅明白,古代生產力低下,認字的人都不多,確實不會有人沒事研究醫書和藥典的。何況這種書籍本身流通量就小,真正能看懂的人更少了。這也難怪之前安和堂的掌櫃的說他們藥鋪的書籍都是給自己人看的,不賣了。這麼一套醫書寫出來,估計連紙張的錢都賣不出來,多半都是師父傳給徒弟的。
由此倒是明白,娘親留下來的那本醫書手劄有多麼珍貴了。尤其是其中的醫術十分精妙,柳雅才不過是看過幾遍就已經有了思路,再看這裏的醫書簡直不值得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