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女子對柳雅拿來的手帕有了疑問,但柳雅也沒有隱瞞的意思,而是照實說道:“我家在路邊開了一間小館子,有一天一輛華麗的馬車經過,這是那馬車上的一位夫人寫的。當時我家的小館剛開張不久,沒招牌也沒有名字,這算是夫人賞賜的一個名字。”
柳雅一邊說著,一邊悄悄地觀察那女子的表情,想要從中看出點什麼來。
但那女子聽柳雅說的時候,表情卻異常的平靜。直到柳雅說完了,才笑道:“哦,原來是這樣。我隻是覺得這字寫得清秀又不失韻味,是個頗有功底的人寫的。你知道,我們這些做工的手藝人,常常對著這些字,所以見著了好字就自然比較用心了。”
聽了她的解釋,柳雅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多問,隻是道:“那是能臨摹下來做招牌了?”
女子便道:“是,能的。看看你要做多大的尺寸?什麼底子,銅質的和木質的價錢也不相同。什麼顏色的字?陰刻還是陽刻,要不要匾額上裱花。每一種價格都是不同的,還得請姑娘選定了才好計算價錢。”
柳雅想了想道:“不要那麼繁複囉嗦的,一塊木板上麵刻字就好了。因為我家的小館是開在山裏的一條官道上,所以最好能夠不失了那份質樸的味道。大小嘛……現在蓋了新房子,有一間飯堂那麼大,不過以後要接個二樓的,掌櫃的你看應該做個多大尺寸的好看,這個我就不懂了。”
女子一邊聽著一邊點頭,然後又問道:“那門扇是幾開的?獨門、對開,還是四扇門?”
做買賣的門臉大小,其實還是要看門扇幾開,一般的大飯館至少四扇門,還有六扇門和八大扇。雖然不是每日開張的時候所有門扇全開,但門扇越多門臉就越大,顯得越氣派,風水上也叫吸金。講究的大飯館還要每扇門上挑一對紅燈籠或是幌子,也有燈籠幌子都掛,遠遠看去一排燈籠、幌子,就知道這家店有多大了。
柳雅聽懂了,便道:“不大不小的館子,對開的大門。”
“那我明白了。匾額大了是頭重腳輕,太小了又不太顯眼。不過你要的是山裏店鋪質樸的感覺,也不能太誇張了,就用一塊原木的木板,刻上這四個字就好了。不過,做招牌的木料比較講究,要經過特殊的處理,還要用藥水泡過,可以防蟲;再用油、蠟分別養護,防水防裂;我家的木料都是至少存了幾年的,不易變形。但是刻字之後還要特別處理一下,這樣沒有半個月的時間是做不來的。”
女子說著,又指著身後那個博古架上擺著做展示的木料道:“所以,客官你先選個喜歡的木料吧。料子不同,花紋也不一樣,雕刻出來的字體大小、上色也有講究。”
柳雅真是不知道做個牌匾還這麼多的說道,也幸好自己早點來做了,不然小水鋪新店開張,牌匾還沒有掛上呢。
柳雅便走到那博古架前麵,逐一看上麵展示的木料。說實話,柳雅學得東西比較雜,加上記憶力驚人,有些東西看過之後就可以記住了,所以對於木料分辨也是懂得一些的。不然她也不能直接一眼就辨出家裏娘親留下來的小箱子、首飾匣子都是上好的木料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