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兒和嚴閱回到屋裏重新去換過了牌子,嚴閱又從包袱裏拿出他娘親給他帶著的包子,便和小樹兒往外走。剛走到門口,就看到孫師兄又領了兩個年紀和嚴閱差不多的少年過來。
嚴閱很是禮貌謙和,向孫師兄打了個招呼道:“師兄好,這也是我們同寢的師兄嗎?”
“是。”孫師兄分別向兩邊做了介紹,這新來的兩個少年一個叫方臣功,一個叫卓新浦。方臣功十一歲,卓新浦十二歲,是同一個村兒考上來的。
見過了麵,那兩人還要收拾東西,小樹兒便和孫師兄打個招呼,說是和嚴閱一起去吃飯,這才離開了屋裏。
柳雅在門外等著,也看到那兩個新來的少年了,見他們兩個也是一副樸實的樣子,便知道這個院子都是給較為普通人家的孩子準備的。或者說,他們這個屋的孩子,也都是家境差不多的吧。看來,也並非這次考試都是有背景、家境好的孩子,也有些真正是家裏困難,但肯送孩子去讀書,孩子也有心好好學習的。
不過這樣也好,所謂的物以類聚,這些孩子都是窮人家的孩子,知道這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就不會枉費學習的機會。總比和那些紈絝子弟們攪和在一起要好多了。
柳雅帶著小樹兒和嚴閱出了學堂的大門,便向街上走去。嚴閱和柳雅的年紀差不多,也是個小小少年了。所以走路的時候顯得比較拘謹,和小樹兒走在一邊,還故意和柳雅拉開了一些距離。
柳雅倒是不在乎這些個,不過嚴閱要守禮,自己也沒有理由拉著人家嘮家常吧。
三人找了一間距離學堂不算遠,但是很幹淨的小飯館坐下來。
小樹兒還特意和那夥計打招呼道:“我們自己帶了幾個包子吃,不礙事吧?這是我師兄的娘親做的,總是一片心意,不能因為下個館子就丟了吧。”
那夥計趕緊道:“不妨事,小客請慢用。我先給三位去倒上一壺熱水。”
見這夥計好說話,還挺熱情,柳雅便打算多點幾個菜,也算是照顧一下這裏的生意了。不過,三個人,或者說是三個孩子能吃下的東西總歸有限,柳雅就點了標準的四菜一湯。
不過,有三個是葷菜,隻有一個是素菜。湯也是牛尾湯,比較濃,味道也鮮香。
等著上菜的功夫,嚴閱把他帶來的油紙包打開了。裏麵隻有四個大小不一的包子,大個的包子比小個的大了足足一圈。
嚴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我娘親眼睛看不見,包出來的包子就是這樣的。不過餡料放的可是不少,味道也還不錯。柳師兄你要吃哪個,自己拿吧。”
小樹兒看看柳雅,柳雅朝他點了點頭,小樹兒就挑了兩個中號的包子,自己一個,給了柳雅一個。然後對嚴閱道:“這兩隻包子足夠了,一會兒還要上菜,咱們再好好的吃一頓。”
說完,小樹兒便一口咬了下去。還讚了一聲:“嗯,確實挺好吃的,是娘親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