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雅點點頭,算是聽進去了。又問另一個膚色長得比較黑的嬤嬤:“你呢?”
“回太子妃,老身姓劉,在宮裏待了十二年,來到太子府也有四年了。是府裏管雜事的嬤嬤。從廚房到庭院、大廳、偏廳和主子的臥房都是我分派人去打掃的。每天的活計都是在認認真真的做,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這個劉嬤嬤聽著說話的口氣是個利落的人,大概平時幹活的時候也都是手腳勤快又麻利的。
這樣的人使喚下人的時候不留情麵,但是活也確實是做的好,可以說是個能夠盡職盡責的人。
聽兩人說話,常嬤嬤真是太子府的老人了,應該是滄千澈還沒有回來的時候,就在這裏了。
至於這個劉嬤嬤,計算著時間應該是滄千澈從屏山村回來,正式入主太子府之後,她才從宮裏調來的。
這兩個嬤嬤看似各管各的事,其實說白了都是為了太子府做事的,所以位置還都是相互關聯的,也不會分的那麼清楚。
不過柳雅對這兩個嬤嬤的印象還不錯,就沒有故意為難。
柳雅揮揮手,道:“我也是剛剛接手這個太子府,大家還是按部就班的幹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我不會刻薄了誰,也不會平白的找茬教訓你們。但是誰是主子、誰是奴才,高位低位想必你們也是能夠分得清的,我就不多說了。”
說完,柳雅朝明娟點點頭。明娟就走過來,給這常婆子和劉嬤嬤一人一錠銀元寶。每錠足足五兩,真是不算少了。
兩個嬤嬤立刻又跪下謝過,還異口同聲地表示,一定記著主子的好,認真的做事。
柳雅再次讓她們平身,這才問道:“不是說有三位嬤嬤嗎?怎麼就你們兩個來了。另一個主事的呢。她平時都是管什麼的,來了多久了?”
柳雅問完,常嬤嬤和劉嬤嬤都沒有回答,互相看了一眼,又看向候在一旁的管家。
管家這才上前說道:“回太子妃。另一位管事的嬤嬤姓洪,剛從宮裏調來,說是專門服侍太子妃的。太子妃回府的時候,那位洪嬤嬤剛巧進宮去了,所以這會兒就沒過來。”
柳雅聽了皺了皺眉頭,道:“怎麼剛才卻沒聽你們說她進宮了?這會兒不見人,又說她是早就走了。是真的早走了,還是不想見我這個女主人,臨時去了宮裏?”
“回太子妃,真不是這樣的。”管家連忙又上前一步,給柳雅解釋道:“這是老奴的失誤,之前並不知道洪嬤嬤已經進宮去了。隻是太子妃傳喚,我去找人的時候才知道她走了。但是剛才進門的時候太子妃沒有問起,老奴也沒有機會解釋。”
這個理由聽起來倒是合情合理的,柳雅也找不出什麼漏洞。
何況,柳雅知道自己該針對誰,所以對於管家和這兩個嬤嬤就沒有追究。
柳雅又讓明娟給這管家一錠銀子,道:“我知道你們在府裏做了好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過,太子殿下公務繁忙,這些後宅的小事就不用去麻煩他了,以後凡是大事小情都可以直接來找我說。你們要是覺得我做不了主,大可以再去找太子說話。不過,到時候太子把話又說回到我這兒來,你們也是一樣要回頭來跟我解釋的。這個道理,你們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