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當今皇上滄千淵的親口許諾,小芷玥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作為方家的後人重振方家了。
這個條件很誘人,柳雅也有些心動了。她便看向了滄千澈。
滄千澈抿了抿唇,顯然是覺得為難。
又權衡了一下,滄千澈就道:“不是我不同意,而是我不能同意。天澤國如今已經是戰敗國,理應授降稱臣。如果皇上不在這裏的話,由欽差代收降書也是可以的。可是如今,舉國上下都知道皇上轟轟烈烈的禦駕親征了,若是最後連大典都不參加,顯得太小看天澤國了。也讓那些降臣心有不甘啊。”
這便上升到外交禮節和政策了,柳雅也管不了,索性坐去一旁等他們兄弟兩個自己研究。
最後終於決定,授降大典由滄千澈主持,皇上出麵接受降書。不過儀式隻是走個過場,能簡略的步驟一概簡略。
說白了,就是不能讓一次授降大典耽誤了皇上出巡有玩兒的時間。
如今滄千澈總算是退了一步,把皇上肩膀的擔子接過來一點來分擔,皇上滄千淵也就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了。
滄千澈見皇上也答應了,就道:“既然大典的事情做定,那我就和雅兒先出城去了。”
滄千淵一見滄千澈要走,頓時就又擺出抱大腿的架勢,死命攔著留他吃飯。
滄千澈好說歹說,皇上就是不肯放行。
無奈,隻得讓禦廚去做飯,柳雅和滄千澈跟皇上說好,吃過了飯一定不能再留了。皇上這才應允了。
晚膳很少豐盛,到底是宮裏的禦廚做的,無論是刀工、火候,還是顏色搭配,都叫一個講究。
柳雅吃的讚不絕口,同時也不由得感歎,他們夫妻兩個有一年多沒回京城了。
其實柳雅倒不是貪念榮華富貴,隻不過京城發生了太多的事讓她難以忘懷了。
而且仔細算算,柳雅待在屏山村和京城的時日其實也不多,倒是這些年東奔西走的,有種日月如梭的感歎。
滄千淵趁熱打鐵,鼓動柳雅回去之後,接了小芷玥一起回京城。還許諾道:“我在宮裏給小侄女找二十個奶娘、二十個嬤嬤、二十個宮女,好好的給她伺候著,讓她沒有公主的名分,卻比公主過得還歡喜。”
柳雅一聽,嘴角抽了抽,道:“還是算了吧。那樣隻能慣出個驕縱公主,不合適做方家的傳人了。”
小芷玥等於是柳雅回報給傻丫頭芽兒和她娘親方穎娘的,柳雅希望不白白占據了芽兒的這具身子,也不辜負方穎娘留給自己的那本醫書手劄。
事事都講究個前因後果,如果沒有那對可憐的母女,也就絕對不會有今日的柳雅了。
柳雅微微出神,滄千澈的大手從桌下探了過來,將她的小手兒緊緊握住,柔聲道:“雅兒,在想什麼?若是不想回京城,那我們也可以帶著小芷玥雲遊四方。我記得你曾經跟小樹兒說過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我們的小芷玥可以在我的背上長大,爹爹背著她去看遍世間的一切繁華美麗、陰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