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怪孩子的平靜生活(1 / 2)

林凱恩是個怪孩子,不僅鄰居們這麼說,他的家人一開始也覺得他怪,後來慢慢習慣了就見怪不怪了。他長得正常,智商正常,與人相處情感也正常,卻有個癖好:殺生,各種小動物,不論喜歡與否,到他手裏都得死。小時候爺爺給他逮個麻雀玩,到他手裏不到一分鍾的功夫,小麻雀腦袋被他擰斷了。

媽媽嶽景蘭是個醫生,她暗中觀察兒子,林凱恩每殺死一隻動物,都會露出愉悅的神情,所以懷疑兒子得了什麼精神病,便帶著他去醫院檢查,卻發現小家夥比一般兒童要健康的多,她也隻得不了了之。

有一次鄰居家的小貓死了,查看馬路上的監控視頻,意外發現林凱恩的‘犯罪過程’:用一個肉包子引誘小貓近前,然後一把抓住狠狠的掐住貓脖子,小貓拚命掙紮發出陰沉的悲鳴,林凱恩卻像流淚的鱷魚,臉色似是憐憫小貓的痛苦,卻又隱含著喜悅,直到小貓停止痙攣死去,他的小臉上就沒有一絲憂鬱了,而是明顯的快樂、滿足。

“簡直是個小惡魔!”鄰居這麼說。嶽景蘭很難為情,隻能一個勁的道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闖這麼大的禍,也太不讓人省心了,嶽景蘭第一次動手打了兒子,並且從此不讓林凱恩單獨外出,盡量把他留在自己身邊監管。

不殺生的日子過了沒有一個月,新的狀況出現了,林凱恩生病了:先是焦躁不安,接著高燒不退,去醫院看病,還是瞧不出是什麼病。這事驚動了鄉下的爺爺奶奶,老兩口心疼孫子,當天下午就趕來了。

奶奶說孩子是被什麼驚嚇了,嚇掉了魂,需要‘叫魂’。於是當天夜裏,就舉行了用一碗水和燒紙為道具的迷信儀式,老人一邊念叨著,一邊用火把林凱恩全身上下前後照了個遍。

第二天早晨,林凱恩醒來,不發高燒了,隻是很虛弱,迷迷瞪瞪的模樣,這時院子裏傳來雞鳴聲:“喔喔~喔喔”,他立刻瞪大眼睛,像是饑餓的人聽到開飯的信號,下了床邁開兩條小腿就跑出去了。

大公雞是爺爺奶奶從鄉下帶來看他這個小病人的,本來被繩子綁著趴在地上,有些沒精打采,但是看到林凱恩近前,卻拚命掙紮起來,似是躲避什麼恐怖的野獸一樣。

林凱恩完全沒有一般四五歲孩子膽小的性格,他一把抓去就牢牢的鎖住了大公雞的脖子,就要用力扭斷,卻想到媽媽以前教訓他的話,便扭頭看向嶽景蘭,這時他像一隻討吃的小狗搖著尾巴,但是當嶽景蘭點點頭表示同意,他就轉身麵對大公雞,又變成了一個小屠夫。

嶽景蘭和爺爺奶奶看到林凱恩在殺死大公雞之後精神大好,喜憂參半,看來這孩子以後必須得時不時的殺生了,也許這個病會伴隨他度過一生吧,期望不會變得更嚴重。大人們唏噓不已,不由得替他感到憂傷,媽媽嶽景蘭不由得默默流下眼淚。

爺爺深深的吸了一口煙,對兒媳婦說:“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病,反正家裏也要吃肉嘛,大人殺是殺,讓他殺也是殺,以後家裏殺雞殺魚都交給他,你不是還清閑些!”

頓了頓,他接著道:“等幼兒園放假了,就把他接到鄉下去呆些日子,鄉下的小動物多,讓他殺個夠!”

從此,林凱恩在家裏就成了合法的小屠夫,殺生的欲望在家人的幫助下得到了有計劃的、長久的滿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殺生需求緩慢增長,從四五歲時候的一個月殺一隻雞,到十一二歲的半個月殺一隻雞。而到了青春期,這欲望的增長明顯變快了,等青春期結束,林凱恩十八歲的時候,已經需要一個星期就殺兩隻雞了。

媽媽打趣說:“再發展下去,凱恩你幹脆去屠宰場上班得了。”話是這麼說,可兒子學習成績那麼好,就是兒子肯去屠宰場上班,她也會堅決反對。

林凱恩不是天生的聰明,而是慢慢變聰明的,小學時成績在班上一般,初中時名列十幾名,高中已經進入前五名了。他和媽媽猜測,這和他的殺生不無關係,也許那些小動物死去的刹那,有什麼被他吸收到身體裏去了,所以才會感到愉悅,並且身心機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