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的冬天,並不是完全一派蕭索景象。
當初李寬設計的時候,就讓人盡可能的種植了一部分四季常青的樹木。
如今坐在禦書房之中,仍然能夠看到外麵青翠的鬆柏。
不過,房玄齡卻是沒有任何心情去看外麵的風景。
“對於雉奴,你覺得他這兩年的表現怎麼樣?”
這種問題,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難度,但是細細的品味一下,卻是可以知道這絕對是非常難達的題目。
不過,李世民在這麼私下的場合詢問房玄齡,不回答是不行的了。
“陛下,太子殿下知書達理,有君子之風,有識人之明;雖然這兩年他在朝會上比較少發表意見,但是這卻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佐證了他的優點。
很顯然,太子殿下知道自己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正在努力學習之中,力爭將來能夠不辜負陛下的期待。”
隻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房玄齡卻是覺得自己的額頭都開始出汗了。
太難了。
曆朝曆代,但凡是跟儲君相關的事情,一個不慎,就把人坑進去,再也出不來了。
“那你對李寬,又有什麼看法?”
李世民沒有繼續追問房玄齡,但是他卻是寧願李世民繼續追問他。
這個新問題,難度一點也沒有下降啊。
房家跟楚王府的關係比較密切,這在長安城並不是什麼秘密,李世民自然也是知道的。
這麼一來,房玄齡的回答就更加需要謹慎了。
說好話,指不定李世民以為他徇私呢。
可是要是說壞話,那就更加需要慎重考慮了。
“楚王殿下這十幾年來的表現,可以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給我們大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不客氣的說,如果沒有楚王殿下,那麼大唐現在市麵上的許多東西,也許都不會出現。
那剝離鏡子,那懷表,那四輪馬車,那自行車,那蒸汽機,林林總總,數不勝數。”
房玄齡斟酌了一下,說了一些誰都沒有辦法反駁的描述。
隻要談到大唐的變化,談到大唐的發展,你是不可能避開李寬這個人的。
很顯然,李世民聽了也沒有什麼特別表示。
不過,這個回答,顯然也不是李世民真正希望聽到的。
“玄齡,朕問你一個問題,你務必如實回答。”
“陛下請講,微臣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房玄齡硬著頭皮答了一句。
其實他心中是苦澀無比啊。
不用聽下去,單單李世民這個態度,就知道接下來的問題絕對是非常的敏感,非常的不好回答。
“這大唐的江山,要想千秋萬代,你認為是由雉奴來負責,還是由寬兒來負責,會更好一些?”
李世民這個問題,把房玄齡嚇了一跳。
雖然楚王府的勢力非常強大,但是房玄齡還真是沒有想過李世民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實在是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誇張了。
最關鍵的是以前李世民一點也沒有表露出這個意思。
同樣是過繼,當年李泰被逼著過繼出去之後,李世民一找到機會就早早的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