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張昌宗內心,這幅畫麵應該是——

高大英俊的他,以男神特有的磁性嗓音,說著甜言蜜語哄老娘,溫暖老娘幹涸的少女心,讓老娘覺得生了個男神兒子是多麼的幸福,多麼的貼心。

但是,他忘了他現在才四歲,童音刻意壓低完全沒有磁性可言!這樣做的效果,不僅沒有激發老娘的少女心,反而滅掉了老娘的慈母心不說,還激發了老娘的暴力心,他娘反手就給了他頭上一巴掌:“作怪!”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張昌宗瞪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小小的身影在淒慘的背景下化作碎片,消失在寒風中!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總是讓人防不勝防。

韋氏失笑,拍了兒子脊背一下,笑嗔:“還本坊最英俊可愛小郎……哪能如此胡言亂言?若讓左鄰右舍聽見,豈不是惹人笑話!出去不許胡說,知道否?”

張昌宗在老娘的巴掌威脅下,乖乖點頭,認命的接受他目前隻有萌力,沒有男神力的殘酷現實,認命道:“喏,阿娘放心,我最乖了!”

雖然被殘酷的現實打擊了,不過看老娘的樣子,倒是不再傷感了,也算歪打正著。恰好此時,大哥換好衣裳出來,對張昌宗道:“六郎,去把五郎與文英他們叫回來,快開飯了!”

“喏!”

張昌宗收拾收拾被打擊的小心心,自己捏巴捏巴,自覺又是好(da)漢(dou)子(bi)一枚,出門找孩子們吃飯去。

五郎就是將來跟他“上陣親兄弟”的張易之,文英是大哥的次子。他們家的人丁很是旺盛——

大哥張昌期,目前兩子一女,長子文陽七歲,次子文英六歲,三女文彩三歲;

二哥張昌儀,也是兩子一女,長子文貞五歲,次女文韻四歲,幼子尚未滿周歲,還是個奶娃娃,小名官奴,尚未有大名。三姐已嫁人,目前一子一女。四哥張同休十六歲剛成年,正在說親;五哥張易之,八歲。

張氏起自中山張氏一係,他祖父張行均與他的父親張希臧皆是芝麻綠豆官兒,發展的最好的叔叔也不過是長安縣令。而祖父的弟弟,從祖張行成,則是高宗朝的宰相,官聲極佳。

他們這一係為長,是為東府。從祖那一係為幼,是為西府。從祖宰相出身,西府的兩位從叔恩蔭出仕,一個做了渭南縣令,一個如今官居吏部郎中,雖算不得高官,卻也是從五品上的官職,又在吏部,握有實權,聲勢自然比東府高。

他們家雖有叔父張魯客不時照應一二,然叔父也隻是從七品的縣令,收入有限,家中也有妻小要照顧,對寡嫂和侄兒們,也隻能稍加看顧。

他們家又這麼多兒子,看著是好事兒,其實,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何況,韋氏一個婦人,即便持家有道,但要給兒子們娶妻,又要撫育幼子,其實很是吃力,所以,張家十分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