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3 政策問題(1 / 2)

劉虞想了半天也想不起這倆人是誰,隻好客氣的問道:“那,敢問二位將軍姓名?”

前昌黎太守怒喝道:“要殺便殺!哪裏這麼麻煩!”

前遼東太守也冷冷的回道:“胡人,哪裏配有什麼姓名。”

劉虞心頭納悶,當年任命六郡官員雖然有幾個胡人但大都是當地胡人中威信極高的混血漢人,就算不是漢人也不可能沒有姓名呀,他們這麼回答到底什麼情況?難不成是那兩個胡名太守?這麼一想還真對那兩人的相貌沒什麼印象,可是就算沒印象自己也沒做什麼對不起他們的事情。

劉虞理直氣壯的說道:“二位,如果你們是當地官員,那你們這麼說就不對了呀。我劉虞自信沒做過什麼對不起當地官員當地百姓的事情,你們這種話似乎有敵視鄙人的意思啊?既然二位都是敢死之士,就不敢把話說清楚嗎?”

前遼東太守:“那好,我就多說兩句!確實,劉大人在政策上對我們對百姓都不錯,可事實呢?同樣作為太守,我們東幽州幾個郡和西幽州那幾個郡能比的了嗎?刺史您召集的會議上,我們永遠坐在末位。我們如果敢和別的郡守一樣乘坐馬車前來,馬車就一定會被人破壞。在我們治下,漢人調來的縣令都敢公然不聽我們的政令,甚至指揮我們。且不說我們隻是和胡人有姻親的漢人,就算是純血胡人就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嗎?我們說著中原話,穿著中原衣,一輩子也在為中原的繁榮發展擴大領土做貢獻,也在拿自己的性命幫助漢人保衛邊疆,為什麼不能受到公正待遇?要說胡人的姻親,我大漢高祖皇帝開始就有和匈奴和親的傳統,說起來皇族也是胡人的姻親,憑什麼就隻歧視我們?我們這些漢人尚且如此,那些向往中原,移居中原的胡人們遭受怎樣的待遇,不難想象。為什麼我這麼振臂一呼就能召集這麼多敢死之士,個中緣由,還用我多解釋嗎!”

劉虞確實有聽說自己的民族融合政策在基層一直有不小的阻力,但他也確實沒想過胡人們過得如此淒慘,就連自己任命的胡風漢人太守尚且如此,更別說別的胡人了。

劉備在旁邊看著默然無語,涿郡算起來離邊疆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雖然當年遊學時曾去過,但是重點還是在洛陽周邊的中原腹地,對邊疆胡漢兩族矛盾認識不深。倒是在這次戰爭裏劉備對邊民強悍的戰鬥力印象深刻,而且作為一個誌向遠大的人,如果將來自己執掌天下這個胡漢關係如何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執政基礎問題。

公孫瓚卻是思緒萬千心潮澎湃,因為他的出身和這個遼東太守差不多,祖籍右北平也是漢族士大夫和胡人部落首領混血的後人。隻是相對的祖輩在中原活動多一些,他在邊疆殺胡人殺的多一些,所以在漢人中認可度高一點。

這時在公孫瓚心裏突然閃過另一名胡漢混血的邊疆名將馬騰,公孫瓚和馬騰可以說是這種出身的將官裏兩種風格的典型**,公孫瓚偏漢馬騰偏胡,如果現在自己對這兩個偏胡人風的太守實施拉攏,那麼將來就可能改變自己一貫以來的形象,同時拉攏統合邊疆地區胡漢兩族勢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北疆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