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班上轉來了兩個新同學。
一個是從不多言不多語的劉強。
老師特別介紹,他的父親是大慶油田的鑽進工人,和鐵人王進喜一起戰鬥過。劉強沉默的時候多,如果不點到他的名字,大多時候班裏很容易忽略多了這麼個新同學。
隻是在老師讓他發言時,他那特殊的口音“那啥,那啥”,會引起班裏同學的一陣笑聲。
另一位也是男生,叫徐浩。這是一個笑容總掛在嘴角,兩隻眼睛又大又圓的男孩。
雖說現在不少同學的衣褲大都肥肥大大,不大合身;八成是撿哥哥姐姐穿過的居多,一些小處縫縫補補也相當常見。
可這個徐浩穿的上衣胳膊肘,肩膀處,卻是明顯深淺不一的大塊補丁補在上麵,褲腿兒縮在腳脖子上方,一雙看不出本色的鞋露著大腳拇指。
更特別的是,蔣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徐浩時,再三強調:希望同學們以後多多幫助他。
蔣老師的潛台詞剛開始,沒人真往心裏去,也聽不懂。後來還是通過快嘴快舌的孫淑娥,把她所知的徐浩來曆說了個一清二楚。
原來徐浩是留級生,他原本和高一年級孫淑娥姐姐同班。孫淑娥表情誇張地說:“大家可得小心他,他是三隻手”
有關徐浩的傳聞成了這段時間男,女生最感興趣的話題,而且越傳越邪乎。有人說,他在公交車上掏錢包,是個慣犯,如果不是年齡小早被抓起來,關少管所了。
還有人聽說他從小就夜不歸宿,餓了就進飯館裏舔別人殘羹剩汁。更神乎其神傳言,他為了提高“偷技”還專門拜過師。嚇得一些膽小警惕性高的女生,幹脆把鉛筆盒裏最貴重的轉筆刀,都藏了起來,不再隨意放在課桌上了。
徐浩明知同學們對他指指點點,微詞不少,卻依然不改笑嗬嗬的模樣。
上課他多半趴在課桌上睡覺,當老師叫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他總是不變的一句:“不知道”然後給老師一個讓人無法發作的笑臉。
其實老師們叫到他,多半是給他提個醒,打斷他熟睡時發出的呼嚕聲。大多數時候都由著他,隻要不出聲不影響別人,隨他去。
這一年的暑假,學校組織海濤這個年級參加半個月的“學農”活動。臨行前,要從每個學生家裏收上二兩食用油,這是為了到村裏不給農民增添負擔,獨自“開夥”使用。
這項工程相當耗時費力,四十幾個學生要挨家挨戶像“化緣”一樣,從每家油瓶裏倒出來,收集到學校提供的油桶中。
任務自然落在了班長方芳身上。開始幾天,她領著幾個女同學東家走西家竄,因為家長下班都很晚,還隻能摸黑到各個同學家中收這二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