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天使》講的是身患抑鬱症的女主陳念,在對抗病症過程當中發生的事情。
陳念生在一個高幹家庭,父母都是高校畢業的高材生,而且工作之後分別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陳念不是獨生女,她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妹妹陳如,比她小三歲。
陳念媽媽認為三歲是一個非常科學的年齡差,姐姐能夠比妹妹懂事知道讓著妹妹,但姐妹之間也沒有太大代溝,可以彼此陪伴。
這個規劃很完美,像陳念媽媽的人生一樣完美。
但是這樣完美的人生卻在陳如四歲左右,陳念媽媽開始給她啟蒙的時候出現了一絲絲裂縫。
陳如的智商,好像和父母以及姐姐格格不入,就連最基礎的唐詩,陳念媽媽一個字一個字教,也要百八十遍陳如才能記住。
陳念媽媽心中隱隱焦躁,但是因為陳如還沒有正式上學,陳念媽媽本著不怕吃苦的精神,拿出了更多的時間指導陳如的學習。
對此,身為女主的陳念沒有一絲羨慕,甚至還有點同情——雖然還隻是個七歲的小女孩,但她許多方麵的思維敏銳度已經不差於十幾歲的少女,甚至成年人。
而這樣的陳念很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她不能夠,從那個稱之為媽媽的人身上汲取到純粹的愛,哪怕一點點。
不是說陳念媽媽不愛自己的女兒,而是所謂的女兒,對於陳念媽媽來說也隻是人生的一部分,她們代表了親人這個符號。
但是親人,對於一輩子追求完美的陳念媽媽來說,並不是什麼溫暖柔軟的存在。
她隻需要陳念和陳如也和她自己一樣完美,這就是她所認為的,母愛。
陳念很早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對於因為“不夠完美”,而飽受母親“摧殘”的妹妹,她隻有同情。
狀況在陳如上學之後愈演愈烈。
陳如到了上學年紀正式入學之後,第一次考試隻考了全班第六名,而班上一共有二十三個小朋友。
陳念媽媽崩潰了,也開啟了瘋狂的給陳如補習的模式。
而從小就被高壓教育的陳如,在進入了青春期的時候,逐漸開始意識情緒上的反撲。
陳念媽媽對於女兒竟然膽敢產生反抗情緒這事,可以說是怒不可遏,母女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而陳如,最終在即將升入高中這一年,和陳媽媽爭吵之後,從家住的十六樓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從頭到尾這一切,陳念都看在眼裏。
甚至到最後,陳如跳樓的時候,陳念就在同個房間,窗戶旁邊不遠處的沙發上看書,等到她反應過來的時候,陳如已經跳了下去。
陳念媽媽終於失去了這個一直以來視為恥辱的女兒,也把全部的期許放在了大女兒陳念的身上。
可是她不知道,她現在唯一的女兒陳念,從陳如跳樓那天起,就患上了抑鬱症。
準確來說,陳念的精神狀態其實一直是亞健康的,畢竟目睹了母親對妹妹多年的精神暴力。而且陳念自己清楚,對於母親來說,她和妹妹唯一的區別,就是她的成績好智商高。
陳如跳樓這個導火索,對陳念的精神有很大的刺激,所以陳念才會一下子患上了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