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節還剩4分13秒的時候,布朗終於做出了換人的決定,並且祭出了自己很久沒有用過的純進攻型三後衛陣容,讓艾弗森、阿裏納斯和裏德同時登場,內線組合則是劉易斯和奧庫。凱爾特人的多點開花給76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這也是布朗身為一個防守型教練卻打算用進攻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他希望用更強的火力摧毀對手。
可能是因為在之前的比賽當中憋得太久了,剛一上場這五個人就開始瘋狂地在三分線外開炮,而忽略了他們其實沒有一個純中鋒在籃下拚搶籃板的事實。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的投籃命中率非常高,偶爾的幾次打鐵根本影響不了他們打出一波11比2的得分小高潮,凱爾特人的外線防守再給力也不可能防住五個人,如果內線拉到高位進行防守的話,那麼艾弗森和阿裏納斯這兩個突破高手完全可以教他們做人。
等到第三節結束的時候,76人已經把分差給縮小到了個位數,這讓布朗非常滿意,顯然三後衛陣容的表現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因此布朗不打算在第四節開始階段更換陣容,他希望艾弗森他們可以幫助球隊把分差抹平甚至直接完成反超。
但奧布萊恩也不是傻子,看到對手完全沒有換人之後,他瞬間就明白布朗打的是什麼主意,於是他來到場邊,對皮爾斯做了幾個手勢,後者點點頭,開始在比賽間隙挨個給隊友們傳達教練的指令。其實奧布萊恩的應對措施說白了也沒什麼稀奇的,就是讓隊員們加強跑動和騷擾,同時在對手投籃打鐵之後最大限度地保證籃板球。
這個說起來很簡單,無非就是每個人跑快點,再死纏爛打一點。然而這不是比賽剛開始,而是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第四節,經曆了前三節的高強度攻防之後,球員們的體力已經見底,現在支撐他們在場上繼續奔跑的隻有那一股子求勝的欲望,他們每個人都是在咬緊牙關執行教練的戰術,隻為了能夠拿下這場比賽的勝利。
76人當然很想贏球,如果能夠拿下這場比賽的話他們就將連續兩個賽季打進總決賽。但凱爾特人卻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所以他們的求勝欲望比起76人而言還要強得多,既然主教練吩咐加強跑動,那麼就算已經跑不動了,也要盡自己最後的努力來幹擾對手的投籃,哪怕下一秒就會因為體力耗盡而下場也在所不惜。
在凱爾特人球員的瘋狂逼搶下,以艾弗森為首的投籃大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找不到對手體係當中的空檔,仿佛無論出現在什麼位置,身邊都有一位身穿凱爾特人球衣的家夥,無論怎麼擺脫,他們都能把手封到臉上。
除了裏德這樣早就習慣特殊待遇的投手以外,其他人根本無法保證自己的命中率,可以說第四節比賽一開始就是裏德一個人在給球隊強行續命。無奈雙拳難敵四手,再加上凱爾特人對籃板球的保護相當到位,導致雙方的比分又開始慢慢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