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大年三十。中午,蔣湘峰與家人吃過團圓飯,匆匆往醫院趕去。
南方的雪,飄飄忽忽,寒冷中透出些許溫柔,還沒著地,就融化了。蔣湘峰頭上、衣服上,就留下斑斑點點的水印。在湘南這座四季分明的城市,雪就是一種象征,大多數冬天下的都是小雪,瑞雪已經很少見了,鵝毛大雪更是多年不光顧。
蔣湘峰抬眼望了望仙山峰,這座城市標誌性的山峰,俊朗,秀美,一如既往守望這座城市。湘江既未冰封,也不奔騰,不緩不急流淌。不遠處,千年江南書院在飄舞的雪花中,清秀飄逸,猶如處子般靜謐。
市立人民醫院依仙山峰傍湘江水,像一尊守護神,矗立百年,不論春夏秋冬,無關歲月輪回,忠實守護著一方人們的健康。生命和健康是醫院永恒的主題。
每年慣例,蔣湘峰都要召集腫瘤內科醫務人員、病人和家屬一起包餃子、吃餃子。蔣湘峰當了五六年的腫瘤內科主任,深知這些腫瘤病人不易。
春節前,能出院的病人都回去團聚了,隻有一些病情嚴重的,或者處於彌留之際的晚期病人,迫不得已在醫院過年。一些病人命懸一線,來日無多,有的按月計算,有的按天計算,他們既對活下去充滿了渴望,又被病魔折磨得絕望,過了這個年,恐怕有人挨不到下一個年。
蔣湘峰一腳跨進病房,就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護士長上官雪瑩已經帶著醫務人員在科室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春聯,護士站正中央懸掛的中國結,將病房襯托得喜慶祥和。
科室一角,大家已經開始忙活起來,和麵的,剁餡子的,擀餃子皮的,包餃子的,場麵異常活躍,給這個平時安靜得抑鬱的病房,增添了些許生活氣息。
蔣湘峰先去病房看了幾個危重病人,再挨個查房,一圈下來,才放心過來和大家一起包餃子。
雖說蔣湘峰是典型的南方人,包餃子卻是一把好手。隻見他雙手三下五下捏吧捏吧,一個剔透留香的餃子就包好了,連擀餃子皮的小姑娘夏小荔都跟不上他的節奏,還是護士長上官雪瑩過來幫忙擀皮,才勉強跟上他的速度。
上官雪瑩笑著說:“蔣主任,知道您是包餃子的高手,別秀技術了,慢點,離除夕夜還早。”
夏小荔很好奇蔣湘峰包餃子的手藝,問道:“護士長,蔣主任這個南方的大老爺們包餃子特厲害,是不是拜過師?”
蔣湘峰停下來,伸直手指,說:“我當實習時,普腹外科帶教老師看到我這雙手,很想把我留下,我自己也想當外科醫生,可是,後來陰差陽錯當了腫瘤內科醫生。”
蔣湘峰的手蒼勁有力,手指修長。夏小荔比劃了一下,蔣主任的手指是她手指的兩倍長,笑著說:“蔣主任,我確認過眼神,您還在為沒當上普腹外科醫生而感到遺憾。其實,我覺得您這雙手,更適合彈鋼琴!至於包餃子,有點委屈了這芊芊十指。”這位九五後的小姑娘,說話時不時冒出幾句網絡語言。
上官雪瑩睕了夏小荔一眼,夏小荔收起話題,吐了吐舌頭,做了一個鬼臉,趕緊擀起了餃子皮。
其實,蔣湘峰沒當成外科醫生並不重要。因為長年趕時間,蔣湘峰養成了吃餃子的習慣。一般是包一次餃子,夠一周的早餐,省時省力,方便衛生,久而久之,包餃子技術就連得爐火純青了。有時,他跟妻子開玩笑,說將來退休了,要開個餃子館,把這個手藝分享給大家。
玩笑歸玩笑,蔣湘峰做事一絲不苟,在全院是出了名的。隻要他想幹的事,沒有幹不成的。比如,腫瘤內科堅持了五年的除夕餃子活動,就從未間斷過。
歡聲笑語,溢滿病房。此時的腫瘤內科,仿佛一個溫馨的大家庭。醫務人員,病人,病人家屬,這些人交集在醫院腫瘤內科,奏響一曲生命的樂章。
2床賀成樂的家屬王江華從病房跑到蔣湘峰旁邊,急切地說:“蔣主任,您去看看,我家老頭子醒來了,想跟您說幾句話。”
蔣湘峰連忙放下正在包的餃子,洗淨了手,趕到賀成樂床邊。此時的賀成樂,眯著雙眼,帶著氧氣罩,掛著吊瓶,臉色稍顯紅潤,精神仿佛比蔣湘峰查房的時候好了一些。
賀成樂聽到蔣湘峰的腳步聲,示意王江華將床搖起來,自己把氧氣麵罩向旁邊挪了挪,露出嘴,虛弱地說:“蔣主任,今天過年!”
蔣湘峰說:“老爺子,今天過年了,祝您早日康複!”
賀成樂把半眯著眼,說:“我知道,你是......逗我開心......五十三歲是我的坎,我怕是......過不去了......”賀成樂費力地說著每一個字,盡量讓自己吐詞清楚,但他每次都是說幾個字,就要停頓很久,喘著粗氣,接著,就是一陣猛咳。王江華連忙為他搽拭幹淨。
蔣湘峰看了一下紙巾,上麵清楚地印著血跡。賀成樂是肺癌晚期,最大限度減輕他的痛苦,讓他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是蔣湘峰每天需要麵對的。有時,蔣湘峰看到癌魔折磨病人,自己卻隻能使用鎮痛劑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很是無奈。
蔣湘峰示意賀成樂休息一下。一小會,賀成樂用力睜開眼睛,盯著蔣湘峰,說:“今天過年......過完年......我就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