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百年前,風老爺子就兒女成群,但他早期的兒女都沒有風老爺子長壽,如今都已故去,風老爺子這個白發人不知送走了多少白發人。
活了三百五十歲,風老爺子隻有過一個親生兒子,是在他兩百六十歲時和一個侍女生的,此子出生後天資不凡,四十歲時就將家傳的青鸞訣修到了丁級,原本是風老爺子指定的繼承人。
可惜,二十年前碧波海龍王招婿,嘯風武館的繼承人死在了那場風波中。
如今風老爺子已不再管理嘯風武館的日常事務,現在嘯風武館主事的,是將畢方訣修到丁級的一百零五子風大可和孔雀羽修到丁級的一百一十二女風尚君,他二人也是除了風老爺子外嘯風武館唯二的中三階修士。
這幾年風老爺子身體越發不好了,因為繼承人一直懸而未決,兩人明爭暗鬥不斷。
至於大梁應該派到桐固縣的縣令,因為之前一連六位縣令都死在赴任桐固縣的路上,如今桐固縣縣令之位已經空缺了三十年之久,嘯風武館的弟子把持縣中的六房和捕快之位,處理起民生政務來也極為順暢。
同時,無生教和羅刹教在桐固縣也是有分舵的,兩位舵主都隻是丙級的實力,遠遠無法抗衡嘯風武館,但因有背後的勢力支持,隻要他們老實安分,嘯風武館也不會自找麻煩對他們動手。
以杜康這段時間在桐固縣的感受,雖然這裏形式波瀾詭譎,但比陽春縣已經真刀真槍動起手來可要好上太多了。
那些自認為大人物的人,他們鬥他們的,杜康隻想在這一灘渾水中給自己撈點好處。
要是別人的爭鬥即將波及到他時,他也會選擇圓融的讓一讓位置,給人家騰出空間,拍拍屁股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
桐固縣的局勢在腦海中又閃過一次,杜康抬頭一看,一個高大威嚴的建築出現在眼前,原來不覺間已經穿過了幾條街道來到了嘯風武館。
和守門的士卒打過招呼,手裏提著醉風齋的荷葉雞,從洞開的側門走進武館,熟練在轉過一個個路口,一路在龐大的建築內穿行半天,杜康來到了一個小院前。
隻聽一聲聲呼喝聲從小院內傳來。
杜康推門而進,能看到一個個半大少年都在演練套路,刺槍的、耍刀的、練劍的、打拳的,一片風風火火,似模似樣。
這些都是桐固縣裏來學免費武技的本地少年,別看是免費習武,但這些少年都出生殷實人家。
一般人家這麼大的孩子,已經能幫家裏幹些輕快些的活了,也算是一個勞力,哪有這個空閑來習武啊。
他們的父母將他們送來習武,一來是想讓他們學一門護身之技,更重要的是能在嘯風武館混一份眼緣。
風老爺子收徒一向隻看眼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嘯風武館裏練武,得眼緣的幾率可要比外麵大得多。
風老爺子現在的子女中,近半都是在嘯風武館練武時被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