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殘陽半落。
種滿了青麥的平原上吹起暖風陣陣,層層麥浪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好似一片波動的金青色海洋。
杜康下了馬車,步行走在麥浪間的寬闊石板道路上,如同一個出城遊玩的英俊富家公子,夾雜在進出臨淵城的人流中,並不算特別引人注目。
路邊水渠內的流水被夏日的烈陽烘烤了一天,已經微微發熱,但仍然清澈見底,水麵上倒映著田中垂落的沉甸甸麥穗和金色的天空,也映出杜康那張英俊的臉。
“公子,馬上就要進城了,怎麼突然有興致下車走走?”
在杜康的身邊,談畫已經收起了滿頭蛇發,挽著他的胳膊並肩走在馬車前。
“入城不急於一時,有些東西在城內看不清楚,我想在城外好好看看。”
杜康的一雙眼睛古井無波,看向坐落在數裏外的龐大城池。
落日餘暉中的臨淵城,在夕陽下反射出陰沉的色彩,宛若一隻巨獸般橫臥在大地上,震懾著每一個初來此地之人。
足有十幾丈高城牆高大巍峨,連綿幾十裏長的牆麵上開有幾十個寬大的城門,每一個城門都在吞噬著夜晚回城的人流,從杜康的視角看去,蔚為壯觀。
想要維持一座古代城池的運轉是艱難的,每日人吃馬嚼,燒柴用水,物資補給……將會產生海量的消耗。
杜康在滄瀾城時,就觀察過那座城市的運轉,即便滄瀾城能通過便捷的水運連通補給城市,依然麵臨著龐大的貨運壓力。
聽聞臨淵城生活著將近三百萬人口,是滄瀾城人口的三倍,杜康想象不出,臨淵城的管理者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座陸地城市居民生存問題的。
這是杜康帶談畫來臨淵城的目的之一,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是統治者必學的功課。
這些事務雖小,而且既煩瑣又複雜,卻又是一方勢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杜康作為一個合格的領主,如今已經深得沒事幹手下,有事手下幹的統治者精髓,懂得將談畫放在合適的位置,讓她的權欲得到淋漓盡致發揮的同時,自己也能擺脫這些瑣事。
低頭看了一眼身邊貪欲熾盛的女人,杜康很快又重新抬起頭來。
臨淵城的樣子雖然震撼,但杜康關注的卻不隻是城池的人口和規模,他洞開靈眼所見,還能看到一副繁盛的氣運之相彙聚在城池上空。
由於人口規模盛大,城中三百萬凡人和修士的氣運交融在一起,共同彙聚成赤紅如火的氣運雲煙升騰到高空。
似真似幻,如火如煙,這便是萬民彙聚的紅塵火,人心願力在氣運層麵的集合體。
浩蕩的火焰中,正有一個巨大的印璽平靜懸浮,吞吐吸納著滿城的人心願力,發出閃耀天際的金光鎮壓在臨淵城之上,守護著這座城市。
任何從天空飛過的生靈,都將會受到神兵的攻擊。
官印一向代表的是朝廷的權威,臨淵城上空隻有一枚官印,沒有其它神兵和氣運之相,說明這座城市是以朝廷為主導的。
“滄瀾城有萬妖鍾和黑煞幡,龍下城有凝聚氣運青龍之法,臨淵城有一枚官印。
是這些強大的神兵或法術將一城散亂的氣運凝聚在了一起,將它們變成了可以利用之物,我的桃花島以後也必須有類似的鎮壓氣運之物才行。
還存在我設想中的五件五行神兵,雖然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畢竟術業有專攻,以後還是要打造或者獲得氣運類神兵為好。
姒雄的山河印就是世間最頂級的氣運類神兵,也不知我假意委身於她的話,能不能將山河印借來用用……”
等將臨淵城看了個透徹,杜康收回發散的思維,又將靈眼的視線轉到了腳下。
厚重的大地承載著地表的一切,以土行靈氣為主又夾雜著各色斑斕靈光的地氣,在地殼內濃鬱遲緩地流淌著。
在地表蜿蜒的群山,看似都是東西走向,實則深入地底的走向極為雜亂,浩蕩的靈氣在群山和大地自由中流淌,一眼看去如同一條分支眾多的長河,再看又好似一條萬首萬尾的神龍。
唯一相同的一點是,這種被常人稱之為“地底龍脈”的靈氣流動軌跡,一眼望不到盡頭。
因為大地本就是遼闊無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