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幅繪製有繁多佛陀、菩薩、羅漢的虛幻佛圖,分別印刻在地宮的地麵和頂部。
有諸多佛像虛影由圖而生,在地宮中照射出透徹的金色佛光,一上一下共同困住了其中的黑虎妖王。
杜康在地宮中參悟許久,雖然受限於分身的實力,無法打破這座金剛胎藏曼陀羅法界,但作為佛門的資深雙料羅漢,他已對這套法界的本質有所心得。
眼前的法界是由胎藏、金剛兩界組成,金剛法界中有諸佛三百三十三尊,胎藏法界中有諸佛四百十四尊,它們看似一者在上,一者在下,在外界困住了黑虎王,實則另有玄機。
佛門的法術向來求諸於內,而非求諸於外,這兩重法界同樣如此。兩道法界的根基紮根於黑虎王心智之中,強行激發有情眾生都擁有的智界與理界,將其自困於此。
胎藏曼陀羅法界代表的是眾生一切本自具足的力量,象征著一顆本心能生出萬法,就好像千千萬萬不同的人都是從一張白紙般的胎兒慢慢長大的。
此法參悟到最高深處,可讓世間一切法術顯現都由心而出,是佛門認知中的理界。
金剛曼陀羅法界則代表眾生擁有的無上大智慧,能夠降服一切煩惱,視一切顯現因為因緣聚合的緣故而從來沒有實體,也因為因緣聚合的緣故而從來沒有消失。
此法參悟至最高深處,可證得自身不生不滅的境界,是佛門認知中的智界。
這兩界看似不同,實則一體兩麵,於人心中,可互為契證冥合,若能完全參悟透徹的話,能讓一個凡人頃刻間成就佛祖的境界,是佛門修行的最高成就之一。
將金剛胎藏曼陀羅法界施展在黑虎王身上的人,自然不會是某個佛祖,如果是佛祖親自出手的話,它早就被渡化了。
以杜康數月以來對法界的鑽研可以看出,此法界隻能困人不能殺人,出手之人應該是為了讓黑虎王認可佛門理念,為自己渡化一位護法或者坐騎,才大廢心機布置的這一切。
隻要黑虎王能將任何一種法界參悟入門,就可以順利脫困而出,並洗練一身妖力,鑄就金身,凝聚舍利,變成一隻佛門之妖。
也不知黑虎王是因為資質愚鈍,不堪造就,花費了幾百上千年時間都無法參悟出金剛胎藏曼陀羅法界的奧妙,還是因為頑固不化,桀驁不馴,不願意進入佛門,才讓自己受困於此空耗壽元的。
以杜康與黑虎王數月相處的總結來看,它大概率屬於後者。
因為一個殘忍,狡詐,陰險,虛偽,暴躁,弑殺的妖王,是絕對不甘於被困在一座地宮裏一生的,它並不能脫困,隻是單純因為蠢而已。
感知到震嶽道人距離此地已經不遠,杜康不斷用手拋著人參果狀的偷天之果,湊到法界的麵前,誘惑著法界內的餓虎問道。
“黑虎王,對於施法困住你的人,你還有印象嗎?”
“這個問題你都問過幾遍了,本王說不記得,就是不記得了。
你拿果子給本王嚐嚐鮮,本王就和你這隻鳥妖交個朋友,不僅之前你殺那些嘍嘍的小事能夠既往不咎,本王還能給你點別的好處。
你如今還是一隻晉升沒幾年的大妖,本王隻要隨手賜予你點力量,就能輕鬆助你突破到大妖巔峰,難道你就不心動嗎?”
幾百年沒有進食,無法獲得靈氣補充的饑餓感,讓黑虎王饑火中燒,但它還是將虎頭緊貼在法界邊緣,耐心的誘惑著杜康。
被困在法界裏這麼久,黑虎王也琢磨出了一點胎藏法界以一心生出萬法的門道,雖然還不能讓自己脫離法界約束,但已經能做到以自身力量微弱地幹涉外界。
它這些年製造的倀鬼,就是這麼來的,用同樣的方法,將一枚果子拿進來並不是難事。
這隻烏鴉看起來就是隻沒見識的山妖野怪,不識得靈果的珍貴,雖然黑虎王也認不出這枚像嬰兒的是什麼果,但一聞味道就知道很滋補就對了。
如果能將果子騙過來吃掉,黑虎王估摸著,自己至少還能在法界裏再多撐幾百年。
“妖王真是個口緊之妖,既然你不想說,我便不再問了,反正隻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原本想在殺你之前滿足一下好奇心的,如今看來,你還是作為一隻沒有故事的老虎默默死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