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1章 都是親戚(1 / 2)

一個月後,嬴疾跋山涉水,來到了南方的一個較大的氐人部落。

他使用了一樣的套路,先送上厚禮,再威逼利誘,迫使其參與綿諸會盟。

秦國的赫赫威名,這些部落是略有耳聞的,但都不大相信。

這些地處西南,偏遠之地的部落距離秦國比較遠,更蜀國接壤。秦君駟之所以要求嬴疾趕到這裏,還是為了將來征辟巴蜀做準備的。

麵對嬴疾的威逼利誘,這些部落的酋長們都不敢不從。

反正能得到這麼多的禮物,隻是去參與會盟而已。

據說華夏的列國都喜歡搗鼓什麼會盟的,這是一種“時尚”啊!

現在秦君駟居然邀請他們參與會盟,這不是在看得起他們嗎?

當然了,也有一些“夜郎自大”的酋長,忍不住拿自己的部落跟秦國做比較。

當他們聽聞秦國“沃野千裏,奮擊百萬”的時候,都嚇了一跳,這就是螞蟻跟大象的差距啊!

太氣人了!

在嬴疾遊說南方的各個羌氐部族的時候,蘇秦也來到烏氏城,見到了烏氏君。

西北烏氏族的先民,是商朝時勢力範圍在隴東與固原之間的一個少數民族——犬戎。

西周末年(約公元前七世紀末)這一代興起了烏氏國,烏氏人仍是上古西戎各族中的一支。

與烏氏人同時代的黃河河套塞北人,古史稱之為“獫狁‘。

在此時的秦國西北部,歐裔的吐火羅人同黃河上遊的源出華、羌人的氐羌人混合在一起,被中原的華夏人統稱為“西戎”。

被稱作華夏”西戎“的吐火羅裔中,最強大的部落是犬戎,其次為義渠、大荔、烏氏、朐衍等。

姬周人與犬戎(烏氏人)聯姻後的漢姓,為“羋”。

眾所周知,羋姓源於軒轅黃帝之後。

而烏氏國,是當時生活在岐山、陳倉一帶的祝融族陸終之後季連的後裔。

祝融族在夏王朝時期,為夏後族的附庸方國。

商人興起,入主中原,早期的華夏族漸漸分化形成了東部“華族”,即“子商”,和西部“夏族”兩個不同的集團。

“羋楚”從“夏”屬西部集團,即夏族。

陸終之後季連的母親出自西方羌部落集團,史籍《世本》記:“陸終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從母姓為“羋”。

羋姓於是成為西周姬姓羌人貴族,與烏氏貴族聯姻後產生的一個新的姓氏!

商代以後祝融六姓或八姓的四處遷徙。

季連之後的羋姓族人也離開故地河南新鄭一帶,輾轉流徙到丹淅、荊山的漢水流域一帶。

自祝融陸終之後,史籍記載有“季連,羋姓。”。

《史記·楚世家》記載:“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guo,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

而《國語·鄭語》中記載的楚國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

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的祝融之後“羋人”,是長江流域楚國的貴族。

戰國楚國國王的姓氏,為“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