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剩的不多,咱還是省省吧,你要點燈幹嘛?你想要啥,娘去拿給你。”她娘抬起頭看著她。
“娘看不見。”她用手指了指於氏和她身上縫補的衣服。
於氏聽她這麼說,心裏頓時一暖,“娃這是知道心疼娘了,”說完把衣服先放在一邊,抱起她,“娘能看得清,娘這活計都做習慣了,就是抹黑也能琢磨著給補得上。”
於氏愛惜的摸了摸她的頭和臉蛋,“小小年紀知道心疼人了,這娘呀是沒白疼你,受的苦也就值了。”於氏笑著自己念叨著。
她在於氏懷裏聽了很不是滋味,心裏暗暗的想著,以後自己一定好好的多掙銀錢養家,讓她爹和自己都過上好日子。
她讓於氏這麼抱著,小孩子覺多,加上她的小腦袋一直想著心事,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
她一早是被她爹叫起來的,“丫丫,你和爹去上山割些艾草回來,順路再折些柳條。今天過節,你早起出去走走路,把這一年的病呀災呀的都走沒了。”
一早一晚天氣涼,要出門是要準備厚實一點的衣服。她爹一邊幫著她找衣服,一邊和她說話,讓她起來。
端午節用新割的艾草洗臉,把折下的柳條掛在房前,或者門上,寓意著去病去災,風調雨順。
他們爺倆收拾好之後,去主屋和做飯的她娘打了聲招呼,就出發了。
黑這天,她爹領著她在前頭開路,出了村子,向山上走去。她爹對上山的每棵草木都是熟悉的,知道哪裏有艾草,就徑直往前走。
一路上還遇到了同村的早起割艾草的人,她爹見著都打聲招呼,說上幾句話。
此時黑著天,腳下有著濕濕的露水,弄的她鞋子和褲腳都濕掉了。但是她的心情卻是極好,清新的清冷的空氣,露水滋潤草木的清香,加上蟲鳥歡快的嘰嘰喳喳的叫聲。偶爾遠處行人的腳步聲,或者細細的說話聲,湊到一起,心裏莫名的舒坦。
“到了,這塊就是艾草了。”她爹停下來,伸手折下一枝莖葉,放在鼻子旁聞了聞,“就是這塊沒錯了。”
“丫丫你在這塊能折多少折多少,爹爹用刀子割些。”
她就蹲下來,在她爹旁邊開始折艾草。她爹看著自己的閨女蹲在地上,小手用力的折呀拽呀,就笑著對她說,“爹讓你折艾草呀,就是讓你湊個熱鬧,圖個吉祥,你別把手喇著了。”
她知道她爹是想讓她沒病沒災的,這艾草和柳條民俗有這寓意,就一早領著她來。“我知道的爹,我會加小心的。”
“嗯,你就蹲在這慢慢弄,天還黑著,你別亂走動。”
不一會,她爹就割了一大抱艾草,用幾縷艾草擰了個繩子,把這些艾草捆起來,用手提著。
“這些就夠用了,”她爹說著,“咱們再去下邊的溝邊上折幾株柳樹條,回頭插在大門口屋門口。”
她爹又在溝邊上折了幾株柳樹條,就開始家去了。路上她爹給她兩株長長的柳條,讓她拿在手裏玩。
此時天還是灰蒙蒙的,不過看著遠處泛起了白邊,這馬上是要亮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