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跟著進屋,她聽不清說什麼,隻看著感覺氣氛很好。
媒人跟著姚夫人,這邊指指那邊看看的,趙家小姑早就拉著淑賢的手,親昵的問著話。
這邊離不開人,具體都說了些什麼,也不是很清楚,隻記得等她過去主屋吃飯的時候,這事算是定下來八九不離十了。
“三書六禮肯定少不了,”等姚家人都走了之後,趙老太太跟著媒人說,“我們雖是小戶人家,該有的禮數都得有。”
三書是訂親的聘書,過禮的禮書,還有迎娶新娘的迎親書。
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門戶相看中路之後,就是納采,這次請媒人正是上門做媒,女方同意之後,再收納男方家裏送來的訂婚禮物,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提親’。
古人納吉用的是雁,寓意很多,一是取陰陽往來,婦人從夫之義。二是不失時、不失節。三是嫁娶長幼有序,不相跨越。四是用雁表示從一而終。
趙老太太和媒人商量妥當,就開始準備納采之禮。
納采之後開始問名,問名是探問女子的姓名和生辰,以卜吉兆,也就是所謂的合八字。
趙老太太找來村裏村外幾個有名的香頭都去合了八字,得的都是吉兆,說是說是良配,趙老太太這才放下心,一門心思的準備納吉禮。
立冬之後不久就下來第一場雪,雪是晚上下的,等丫丫起來的時候,地上已經鋪了厚厚的一層,樹上山上都掛著白白的雪花。
這是她來到古代看的第一場雪,天讓雪印的更加的藍,村子裏吃炊煙升起,公雞偶爾也打個鳴。
今日正好是小小百天。
孩子百天也是個重要日子,這天要行認舅禮和命名禮。
雖說下雪,小舅和小姨大下午的趕過來。已經吃過中午飯,以為南山舅家親戚過不來,就沒等著。
命名是一早趙老爺子在的時候就起好的,男娃子趙珩,女娃子趙佩。
南山大舅家讓小舅帶來禮,是兩盒糕點和兩件小衣服,說是這兩日來村子收糧食的,正好家裏忙著賣糧食,就不趕過來參加小外甥的認舅禮了。
看到自家妹子和兄弟趕過來,於氏又是感動又是心疼的,“這麼厚的雪,咋還趕過來,”於氏一邊給兩個孩子把身上的雪弄幹淨,一邊讓丫丫在西廂房燒火熬點薑湯,“你倆個上炕山蓋著被子暖和暖和,二姐去主屋把飯菜給你倆熱熱端過來。”
“二姐我和景哥過去給大娘打聲招呼,”於瑤一邊整理好衣服,一邊要跟著於氏到主屋,要給趙老太太打聲招呼,“打完招呼我倆再回西廂房暖和暖和。”
“也行。”雖說心疼兩個孩子這麼冷的天走路趕過來,可是禮書如此,還是要去給趙老太太打聲招呼的。
中午飯後過來給小小過百天的客人都走的差不多,隻二奶奶和北苑大姑還有小姑婆婆王奶奶幾個坐在炕上聊天。
剛透過窗戶看到南山的兩個姐弟過來,北苑大姑看著兩個孩子凍的臉蛋通紅,“兩個孩子知道冷暖的,這麼冷的天,又下了雪,從南山走來給小外甥過百天,懂事啊,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