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家裏人剛互相拜過年,就有村裏的小輩過來給趙老太太過年。於氏趕緊把各種果盤拿出來,又泡上茶水,有孩子來的,還給孩子抓一把糖塊放兜裏。
趙老太太提前準備了壓歲錢,凡是小孩子來給拜年,有的給一個銅錢,若是遠親的過來,就給上幾顆糖果。要是都給錢,也給不過來。
她爹他們也出去去拜年,於氏和趙家大娘伺候來拜年的人,她和小小就回了西廂房。
新年肯定得有個新氣象,等分了家,日子好好過起來,一定得要多多掙錢。以前看小說覺得穿越過來錢是很好掙,每天恍恍惚惚的賣個菜譜或者做出點什麼東西拿到集市上賣就能掙上一桶金,然後走上穿越的高峰,看著也太簡單。可等她想在想辦法掙錢的時候,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的。
村子自己平時也都好哈觀察過,這幾年年頭好現在隻是吃喝能滿足,餓不死人的情況。集市上賣的也是一些便宜的日用品居多,集市上隻有一家小的雜貨鋪子,賣的也都是茶米油鹽之類的。
自己想著掙錢,一時也不知道從哪裏做好。
大年三十就在想這個問題中睡著了。
大年初一各家串門拜年,一早她爹把毛驢遷出去,說是什麼這樣牲口一年都不生病。
初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不能動掃帚,今天的垃圾也是不倒的,髒水也是不潑的,都留著,等過了初一再倒垃圾。
今年的大年初一正好趕上立春,一早起來她娘就讓她就著蘿卜啃一大口。“娘,為啥要啃蘿卜?”
她還半睡半醒,剛睜開眼,於氏一個大蘿卜就立在跟前,要讓啃一大口。
“今兒個立春,要啃蘿卜。快啃一口,娘把蘿卜都洗幹淨了。”
“為啥立春要啃蘿卜?”她一問問到底。
“老一輩傳下來的。”於氏手裏拿著蘿卜,遞到她嘴邊上,“快啃一口,爹和娘都啃過了。”
好吧,她閉著眼啃了一口蘿卜,別說,蘿卜還挺甜。
這邊小小在炕上睜著眼看著有好吃的,兩個眼睛就一直盯著,小嘴也吧唧吧唧的。
“你個小饞貓。”於氏看著好笑,切出一小塊,給小小放嘴裏,“你也啃啃春。”
大年初一大家都是串門拜年,這家走走那家走走,遇到熟悉不熟悉的,見麵都得問聲好。若是見到長輩,不管年齡大小,男的跪地上就得磕頭拜年問好。
還好她是女娃子,跟著大人去拜年,隻要問聲好,說幾句吉利話就好了。
每年的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也叫回門,一般是初二一天或者初二初三兩天。
今年趙家大娘打算和趙家大爺還有華哥娟姐寶哥一家都回她娘家,出一晚上就給趙老太太說打算明天一早就套車回去,“娘,今年我娘家娘過六十六,我打算趁著這機會,一家子回家住幾天。”
若是過六十六,一般正月初六是日子,那就是說要最早初七初八的才回來,趙家大娘這才小心翼翼的問趙老太太太意見。
“親家母都六十六了呀。”趙老太太不慌不忙的磕了磕煙杆子,然後一邊裝煙一邊繼續說,“六十六不是初六準備嗎,你們這初二就打算回去呀?”
“這初二是正適合出門,初三初四初五這幾日我讓華哥查了黃曆,說是不事宜出門。加上路程又遠,初六再出發是來不及的。”
“你和老大說了嗎?他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