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倒是沒想到,”小周氏聽了之後緩了一下,總是有些明白,“這是老先生說了人情吧?”
她也不瞞著,“我是問過先生,想著讓他幫著介紹個人,先生就說了嬸子你們這一家。”
她看小周氏有些猶豫,不知道要不要應下,她是不知道兩家的恩怨的,所以也就就事論事,“嬸子是不必有顧慮的,我雖是沾先生的光,但營生什麼的都是我家在做,倒是和先生一點都不沾邊。”
“我們來縣裏也是剛幾天的工夫,人生地不熟,才勞煩先生上上心。先生推薦嬸子你們,我多少心裏是有底的,但這做事各家還是有規矩,要是做的不好,不上心,我也是不好用的。”
“所以嬸子要是覺得受人恩情,倒是不必有這想法的。”
小周氏一聽,笑了,“既然你這麼說了,嬸子多少也是放下心,先生的情是不會忘的,我們都記得。如果行,給我們半天的時間把家裏打理一下,明個一早就能得出工夫來。”
這是應下的,她這邊具體的把事情說了說,因為要早起,平日裏多是也忙碌的。至於工錢,她也知道大概,比別家幫工會給的多,但是照著於瑤於景的,還是少的。
趁著有時間,她把保密之類的條目、還有給布做圍裙之類的也都說了,小周氏聽完點頭,應下。
“對了嬸子,看我這記性,差點就忘了。”她拍拍腦袋,“嬸子和哥兒姐兒的要是不嫌,就在前麵院子吃飯,早中晚三餐都在前院。”
“工錢給的就夠多的了,這三頓飯還管,可是使不得使不得的。”
“嬸子你也先別拒絕,我也是想著,怕是以後我小姨一個人做飯,來回折騰的也是累人,嬸子要是願意,也就幫著做個飯。前院地方也大,到時候隔開,做工吃飯都是兩處,這個不妨事。”
好個說,小周氏才應下。
這邊事情弄的差不多,倆人剛回來,就看到她爹和於景兩個院子裏忙活,一問才知道,是先生說的,要把院子和廚房隔起來。沒想到自己還沒和先生說,先生這邊就替她想到了。
“先生倒是有心了。”
“早就想著把這地方給隔開了,地方也大,之前是沒怎麼生火不知道,最近這經常生火做飯,倒是覺得油煙太大了。”
說是隔起來,現在大冬天的也壘不來牆,隻找著木頭門框什麼的給先湊合著隔著,以後入春化了凍再壘上一道牆就好了。
這邊下午出攤,她讓她爹和於景兩個放出話去,說是咱們也收簽子的,標準就按現在用著的來。但是一定要自己重新弄,不能撿著用過的,若是發現了,以後這家的就一律不收。
至於價錢,她也是好個算,算來算去還是一個銅錢一百個簽子。
這話剛放出去,就有來打聽的,怕是假的,她也給了保證,隻要簽子合格,錢是少不了的。
第二天他們剛起來收拾,外邊小周氏一家就敲門來了。於景領著吳江先去適應,廚房這邊於瑤招呼小周氏和韻姐兒兩個幫著弄土豆片,韻姐小,幫著洗和刮皮,小周氏這邊按著厚度切。於瑤鍋裏煮,然後爐子也生著火,弄個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