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你家的雜貨鋪子去年怎麼樣?一年下來能剩下些嗎?”
她娘岔開話題,問四姨雜貨鋪子的事情。
“剩是能剩下的,家裏人口少,吃喝也不多,這幾年看病吃藥多花了些,但是也都夠用。
“那就好,那就好,”她娘點頭,“年前趕在於景回來,商量了商量,離得遠也沒的能幫的上忙的,就琢磨著不是有個雜貨鋪子嗎,我們這作坊裏的辣醬、辣條、糕點啥的,都是些小花樣,你們要是成,十天半個月的過來一趟裝點回去鋪子賣,也是行的。”
“真的?”
“這還有假,錯不了的。”她娘笑,“東西你們每樣先拿點過去,鋪子裏擺著,錢先不用給。”
“但是賣的價錢,景哥說了,是有定數的。”
“東西都是德正的招牌,眼下是全在府城店麵賣的,要是拿過去,定價得要和府城賣的一個樣子才行。”
“東西從家裏拿,先不要你們錢,等賣出去了,還回來七成就行,其餘三成都算你們的。”
“不過這東西也是有定數,家裏作坊天天就做出來那麼些,府城隔三差五就會有車來運,所以給你們鋪子的,也是有數,眼下東西是多給不了。”
這可是大好事,四姨連連點頭,“行,行,行,多少都行。”
給四姨家雜貨鋪子供貨的事情,年前家裏就商量過,她和於景都覺得成,這會她娘才和四姨透了氣。
“這次景哥去府城,裝了些,剩下的就給你們留著呢。”四姨一家也多待不了,大正月的家裏沒人也不行,說好了明兒就要趕回去,所以她娘把該說的一並都說清楚了,“剩的不多,先賣賣看。”
四姨高興,炕上就坐不住了,非得現在就要去看看。
姐妹兩個興衝衝的說說笑笑就穿鞋下地,上院作坊看東西去了。
家裏作坊是過了十五開門的,還是年前的人手,沒雇新的。
她爹娘也開始張羅開春修路和蓋豬舍雞舍之類的事情了,特別是她爹和秦恩兩個,湊一塊,趕著車,拿著尺,帶著紙筆,一路畫圖量尺寸,標記了各路段怎麼個修法,預估了需要的石頭和沙土,大概估計了修完的時間和要雇的人手與車輛。
路不是整個路段都修,隻不好走的,修平整,窄的地方擴寬些。路上橫出來的河套,夏天下大雨,發大水,衝刷之後,回回都是坑坑窪窪的很是不好走,要是能繞過去就盡量繞過去,要是繞不過去的,也是沒法子,架一座橋,是要費不少勁的,她家還沒那本事。
她爹和秦恩量尺寸是量了好幾天,家裏又細細算了兩天,終於是得出了個大概的。
工錢和石頭沙土的費用,滿打滿算要五十兩打頭,加上吃飯和其他的花銷,整個路段修完,要一個多月,大概要七八十兩銀子。
除了修路,開春之後家裏也要蓋豬舍、雞舍、鴨舍、羊圈,還要擴大作坊,滿滿都是活計。於是她爹琢磨了十來天,決定家裏這邊修路的事情讓來存叔盯著,他家裏張羅蓋幾處屋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