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學堂(1 / 3)

晚上吃的魚燉豆腐,家裏池塘釣上來的魚,作坊裏的豆腐,正是好吃。

於景回府城的三天後,四姨夫就稍來信了,說是四姨要生。秦恩和於瑤家裏一刻也沒多待,領著丫頭,收拾收拾就去了四姨家,還給大姨稍了信,得空也過去幫著伺候月子。

她娘雖說也想去,但是英子和來福的親事就這幾天,走不開,隻能等孩子十二天的時候過去看看了。

她家裏也一直沒閑著,這陣子畫的手繪和寫的一些故事書,丫頭去四姨家的時候帶過去好幾本,家裏剩下的不多,她就家裏窩著,又畫了好幾本。

英子和來福的親事辦的也是風光和體麵,算是村子裏這幾年數得上了。彩禮、轎子、席麵、道喜的人、請的鼓樂、糕點和茶酒,都是在村子裏不常見的。

她在娘家人送親的行列,她娘特意給她弄了一身很是喜慶的大紅花衣裳,一直陪在英子身邊。

她爹在英子那邊,她娘本來是和來福娘說好了,在來福那邊,但是後來北苑大姑特意過來一趟,說是她爹娘兩個一個都不能少,全要作為娘家人跟著去送親,後來說來說去,隻有送親兩家都能湊著熱鬧,也就應下了。

英子本來生的就不賴,以前雖說有些麵黃肌瘦,但是在府城這幾年早就養好了,加上身段也高挑,人也算見過世麵,有著女孩子這個年紀該有的嬌羞,但也是落落大方很是得體。

她一直陪著英子,從娘家這邊上了轎子,一直到了來福家,直到拜了趟,送去洞房,她娘才領著她出來。

此時正是吃席麵的時候,他們送親的是頭桌,她娘領著她坐了席,她也一直規規矩矩的,有幾個陪著的來福這邊的姑姑嬸子,也都湊一說著喜慶吉祥的話,逗著趣,討喜。

人來的挺多,看樣子不但有村子裏的,還有縣裏和府城的估計也有不少。

來福跟著於景這幾年,長進不少,人本來就聰明機靈,加上會來事,也會說話,還實誠,所以人情很是好。

透過炕上的窗戶,院子人來人往、嬉笑打鬧看得很是真切。小孩子們蹦蹦跳跳的在房前院裏撿漏掉的小鞭,偶爾拾到一個的娃子,就立馬眉開眼笑,拿在手裏,原地蹦幾個高,然後顛顛的找來火苗。一手捂著耳朵,一手小心的拿著小鞭湊近,點著之後猛的一扔,老遠,然後聽著‘啪’的一聲響。

響過之後,就是一群娃子們哈哈的大笑聲,接著就又是嘰嘰喳喳的湊一塊,低著頭,繼續開始撿。

一直重複著,倒也一直都有趣,她屋裏看著也是有趣,有時候心裏也會猜測眼下點著的小鞭響不響,或者和前一個相比哪個要響亮一些。

不但小孩子,還有好多小姑娘,什麼年齡段的都有,湊一塊,穿戴的也是花花綠綠,都是新衣裳,有幾個還紮著紅頭繩,幾個小的,手裏還拿著糖紙,嘴裏含著喜糖,美滋滋的。

小姑娘家文靜的多,特別是和她年紀相仿的,雖說也好奇,但多是強忍著,羞澀的偶爾抬頭看看人來人往,或者偷瞄一眼新房,想著看上一眼新娘子。

半大的小夥早就懂事了,跟著幫工幹活的,端茶送水,或者送菜收拾桌椅,來來回回忙的更是熱火朝天。

身份長的,也都跟著坐了頭優席,天氣正好,陽光明媚,暖風吹著,兩個屋子找不開,隻一會工夫,外頭院子裏就擺上了好幾張桌子,之客的也開始吆喝上了,安排位置,外頭也要跟著坐席了。

她們屋裏的席比外頭的早上一會,此時已經分派了喜糖,糕點也吃了好幾樣,正撤下去,要開始吃正席了。

人挺多,看樣子要兩茬席都做不開,一茬做好了之後,還有好多站著的,等著吃的。小孩子們玩的熱鬧,嘴裏也一直沒閑著,所以眼下對吃飯還是興趣不大。

有幾個外頭有了位置的,就開始來回的抓自家的孩子,非得要跟著一起先把飯吃了,圍著院子跑來跑去,又是喊叫又是苦惱的,還有周圍人的笑聲,越發的熱鬧。

相對外頭,屋子裏是要安靜不少,她們這桌是女客送親的席,陪著吃飯的,也都是來福家早就請好的。一個老奶奶,今年七十五了,耳順眼明,牙也沒掉幾顆,頭發還有青絲。村子裏的長輩,四代同堂,父慈子孝,很是得十裏八村人的尊敬,所以家家每逢有喜事,都會把老太太給請來,陪著說話嘮嗑,圖個喜慶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