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應下,但也沒說不去,就先看看。”她娘起身掀開鍋,用鏟子把鍋裏的菜翻了幾下,就又蓋上,接著說,“人老張家都放出話來了,說是文真這孩子先不考慮成家,唉,我也不好再上門去問。”
“就是你老姑放不下這個心,尋思這幾年咱家和大花他們走的近,總是能說上一兩句話,就讓我問上一問。”
“不管老張家怎麼說,你老姑也算能放下這個心,若是兩家都有意思就再等上幾年,若是老張家沒意思,也就不動這個心思了,早點給青丫頭找婆家。”
她娘剛說完,她正要說,就聽見走動聲,丫頭和雲姑和西屋出來了,正往後廚來。
“二姨,丫丫姐,”隻這幾步丫頭還是小跑著過來,她們剛聽到走動的動靜,就見丫頭已經小跑到跟前,“我們看完了,過來幫二姨一起做飯。”
兩人剛剛在看書,沒過來。
“看完了?後廚這邊不用你們,你們外頭玩去吧。”她娘拉過丫頭,“不是想吃瓜了嗎?讓你雲姑姐姐帶你去瓜地轉悠轉悠不好不?二姨今天一大早過去看了看,有幾個長的可是大,想是能吃了。你們也上去看看,看到若是有能吃的西瓜香瓜,就給摘回來一兩個,咱一會就吃。”
丫頭高興,蹦蹦跳跳的就坐不住了,“好呀好呀,二姨,我和雲姑姐姐現在就去。”丫頭說著還知道自己找籃子,轉悠了一圈從後廚拿了一個小籃子和一個稍大些的,遞過去給雲姑。
“雲姑姐姐,咱這就去。”說完,顛顛的自顧就跑出了門。雲姑後頭跟著,小姐倆輕車熟路家中裏外早就翻了個遍,哪哪都知道,很是不用擔心。
她娘還是起身走了幾步,站在後廚門口,衝著兩個孩子囑咐了一通,什麼主意井口,可比過去;池塘,水多,也繞著走;到了瓜地挑著大的西瓜摘一個,大了的,白了的香瓜也摘個三五個就成,多了也是吃不了。
“知道鬧騰了,”看著丫頭和雲姑兩個已經跑遠,她娘回轉身,笑著念叨著,“和你學的,可是越發淘氣。”
“娘,淘氣點好,你沒看我四姨和小姨都得的見呢。”她嘻嘻笑,想起來了,“對了娘,是不是我小姨他們要回來了?娘,你說我小舅能趕回來嗎?”
南山大龍的親事也就有幾日了,馬上就在眼前,要是回來的,可是也就眼下這三五天的事情。
“應該會的,”她娘把鍋裏的菜盛出來,收好,又是一通洗洗涮涮,然後開始燉排骨豆角,“你小舅還沒成親,眼下我們姐弟幾個就這兩個侄子,成家可是大事,若是能妥得開,肯定都會回來的。”
這個倒是,“娘,我可是有些日子沒見我大姨和我三姨了呢。”
她大姨離得遠,加上又忙,不常見。之前秀哥還在學堂跟著先生讀書認字,但是隻學了一陣子就讓大姨的婆家給領了回去,說是秀哥奶奶想孫子想的厲害,幾日不在跟前就渾身不舒服,看病吃藥可是都不好,隻得讓秀哥又回去了。
還有她三姨,也是沒見過幾次,回來的時候很是有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說起大姨和三姨,她娘心裏也是不好受,“若是能回也就回了,平日裏回不來肯定是家裏有事纏著,走不開。”
她娘雖說在幾個姐妹中排行老二,但是她三姨出嫁的早,三姨的兩個孩子也比她大,她是要管叫哥哥姐姐的。因為大姨和三姨出嫁早,加上嫁過去之後婆家事多,雖說那時候娘家日子不好過,但也沒幫襯多少。現在不常回來,她想,估計也有當時的一些因素在的。
她娘把四姨和小姨養大,找了婆家,於景又出息,大姨和三姨走動的少,一來是真的忙,二來也是覺得隔著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