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幾個小作坊,小年前後也都陸續停了工,她爹娘更是封了不少紅包,每個作坊裏做工的,人人都得了一份。
家裏的小孩子,她爹娘也都有準備。
府城於景小舅給的金錁子,她爹娘每個紅包裏都裝了一個,討個吉利。
整個冬月臘月,想來她娘是沒得閑,每人都有好幾身衣裳。
先生有三套,兩套冬衣一套春衣,過了小年她娘就給先生送了過去。
老太太她娘也給做了三套,全是時興的花樣,娟姐出門子的時候,她娘就給老太太送去了。
娟姐出門子,老太太穿的,就是她娘新給做的。
家裏每人都有兩套,一套過年穿的新衣,一套年後的春衣,甚是喜慶。
馬上過年,府城的信也到了。
於景小舅給家裏一封,先生也有一封,還有一封是寫給她的。
剩下的一封信,是薑淵和劉正寫來的。
小舅的信多是說生意的事,說完了生意,也問了明年去府城的日期,還替她打聽了府城劉家,信裏也有交代。
說是劉老爺子有意讓劉業詢接管劉家,眼下正著手安排。具體為啥這麼突然,於景小舅目前還沒打聽出來。
還說劉業詢前兩日已經進京,估計要在京城待些日子。
她把信仔細的從頭到位又看了一遍,記在心裏,然後燒掉。
劉家?劉業詢?
若是劉業詢現在掌管劉家,對她來說肯定是好事。
生意上的往來,劉家公子的身份隨說已是難得,若是劉家的當家,那自更不用說。
薑淵和劉正信裏也說了劉業詢去了京,但府城的生意都有交代,並不耽擱。
和田家書肆的合作,沒想到這麼快就漸入佳境,當初給的幾本稿子,竟然賣的還不錯。
薑淵聽她的吩咐,打聽了一下。
但凡買書的,多是奔著書卷新奇有趣買的。
信的末尾,還記了這些日子的總賬,按這個趨勢發展,也是好前景。
年後過了初五,平哥就去了府城。
她挑出來幾本書卷,讓平哥帶著,和田家合作的稿子。
還寫了信,給於景小舅的,大概說了年後的計劃和大概去府城的時間。
青姐正月裏就成了親,她家也是添了好些嫁妝。
青姐成親之後,就搬去了縣城,小兩口過日子,也是舒坦。
嚴哥年後去學堂的日子倒是不多,縣裏跑過幾次,說是要縣裏先找個活計練練手。
她一想,就把買山地的事情好好琢磨了一通。
覺得可行,和她爹娘一商量,二月初,就帶上銀子,又去了趟大姨家。
大姨的村子聽說他們要買山地,出的價也不低,還聽說以後種果樹還就近找工,給的工錢也不少,都是高興。
有裏正幫著張羅,買地的事情很快就定下來。
大姨家前後山地多,雖說地價便宜,但她也不能都給買了,看著買了一大片,兩個山頭,連成一處,覺得夠用,也就成了。
地買下,她就讓秀哥張羅找工,等一化凍,要開始挖樹坑,等著種果樹。
這邊嚴哥也忙了起來,於景張羅果樹,他就縣裏、家裏、大姨家那邊三頭跑,曆練了一個多月,也是成熟穩重不少。
家裏還有她爹幫襯,隔三差五也跟著走動,她很是放心。
山地她分了五片,分別種棗樹、桃樹、蘋果、山楂、沙棘,每一片秀哥和大姨夫都找了就近可靠的人看管,也十裏八村雇了好些挖坑種樹的莊稼人,就等著清明前後忙上一個來月,把果樹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