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長刀一閃鋒斷水(1 / 2)

唐七也無暇去想,跟著沐雨前往山門。

張真明和餘姚快步趕來,眾弟子紛紛行禮,張真明一擺手:“各司其職,記住,沒有我的命令不要現身。”

眾武當弟子應了,迅速隱沒於山林之中。

張真明對唐七說道:“少俠,還請換上武當道服,隨我一同下山。小雨和荊夫人請在山上等候。”

唐七趕緊換了道服,胡亂綁了頭發,背上一柄長劍,手拿拂塵隨張真明下山。

張真明邁開大步,實則用上了上乘輕功,唐七功力還未恢複,此時勉力跟上張真明,心中實在是有苦說不出。

好在山路不長,兩人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之後便到了山門。

四周寂靜無聲,張真明單手成掌,立於身前,拂塵搭在胳膊上,定在原地,閉目養神。

唐七見他不動,也不敢輕舉妄動,隻站在他身後一步,垂手而立,但卻始終注意著周圍的風吹草動。

唐七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能聽見張真明微弱的呼吸,也能聽見周圍五丈之內一隻鬆鼠撥開鬆子的聲音,十數年的聽聲辯位練習,不會因為身體的傷殘而出現衰弱。

“來了。”唐七輕聲道。

張真明不著痕跡地點點頭,心中卻是驚訝於唐七敏銳的感知,要知道,自己是憑著深不可測的內功才有如此造詣,而唐七隻是單純地憑借長久以來訓練出來的聽力,就知道敵人的方位,著實不易。

唐七的耳尖動了動,低聲道:“一共十八個,左右各九個。”

等到這些倭寇即將現身的時候,張真明朗聲道:“諸位遠道而來,何必鬼鬼祟祟,不如光明正大現身一見,武當掃榻相迎!”

他這句話蘊含渾厚的道家真氣,直把唐七震得胸中激蕩,體內的真氣似乎都沸騰起來,他潛心壓製,這才勉強穩住身體,心下駭然,虛陽子的內功恐怕已是當世罕見,除了沐雨這種身據大機緣者,恐怕無人可敵。

寂靜片刻,周遭的灌木中,十八個身上插滿枯黃稻草的武士慢慢站起身,目光如同鷹隼,將兩人盯著。

這些人比之中原人士矮了半頭,身穿的是中原百姓的衣物,左邊腰間挎著一把細長的彎刀,右邊則是兩把長短不同的短匕。

唐七低聲道:“前輩,看來這些人聽得懂我們說些什麼。”

張真明笑道:“這也正說明這些人都是精英不是麼?”

十八個武士將兩人包圍,其中一個操著生硬的漢語說道:“老道士,把地圖,交出來!”

唐七暗地裏嗤笑一聲:“前輩,這些人看起來有些傻。”

張真明輕輕搖頭:“小看他們是要吃大虧的。”他麵帶微笑,說道:“不知閣下說的地圖是什麼東西?”

那武士眉毛一豎,拔出腰間太刀,喝道:“八嘎,裝傻,殺!”

他這一發喊,這十八人極有組織地動了起來,八個人一同抽刀而上,其餘十人則負責警戒四周。

張真明左腳邁開一步,將唐七護在身後,然後運轉內力,雙臂抱虛,唐七隻覺得一股極為強橫的氣勁從周身流淌而過,那八把太刀好似砍在一個看不見的護盾之上。

眾武士大驚失色,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神功,不知深淺,當即就要退走。

可張真明哪裏會讓他們全身而退,這一招如臨探淵乃是武當太極拳中最為高深的一招,當世隻有他一人能用,真氣四溢,流轉自如,以肉眼難見的氣牆將自己保護在內,若在此時運轉功力,則可反擊傷敵。

這招如臨探淵極為耗費內力,即便是張真明,短時間內也隻能施展一次,但這次的效果是出其不意的,成功打擊了對方的囂張氣焰。

雖然這些武士反應也很快,可他們不懂武術,更不懂內功,更別提什麼是太極。因此張真明一發力,他們便覺得一股強大的吸引力牽引著自己向張真明靠攏,於是就用力想要掙脫。可他們不知,太極功力,最是不能以蠻力抗衡,太極以柔克剛,以靜製動,動得越厲害,陷得便越深。

張真明將潛修數十年的太極功力運轉到極致,唐七隻覺得周身的真氣宛若流水一般,順著身體表麵急速流淌,從頭到腳,然後蔓延開去,再收回張真明腳下,周而複始,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