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聽到郭中庸拿著一幅畫,畫上是一條死去的金龍的時候,隻感覺這郭中庸非常的帥氣,特別是一人上龍虎山,又上胖子的師門,有一種書生意氣威震八方的感覺。
可能是胖子看到了我一臉的癡迷,嗤之以鼻地說道:“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郭中庸能忽然崛起,是因為光緒皇帝的賞識,做皇帝的想要救國不假,但是更多的也是想救自己家的天下,畢竟那時候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舉國上哀鴻遍野,誰都知道大清國沒了,郭中庸在當時人的眼裏,跟光緒皇帝說的一樣,是滿清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他拿出那幅畫著金龍死了的畫,不管是龍虎山還是胖爺我的師門都是看不起他的,更是嘲笑他不配臥龍二字,諸葛亮輔佐蜀漢,可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他郭中庸既然受了光緒皇帝的命,就當為滿清延續皇祚,非但沒有,竟然宣揚金龍已死,皇帝是條龍,金龍已死,就是滿清將亡的意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並不意外,所以說郭中庸的這幅畫,沒人放在心上,真正讓龍虎山跟胖爺我的師門對他刮目相看的,是郭中庸的言論,他說他這幅畫的意思,不是滿清將亡,而是金龍已死,天下再無真龍天子,未來不再有皇帝。這個言論,可謂是離經叛道,自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有了第一個皇帝之後,這天下不管怎麼改朝換代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不在了,何來天下之說?所以那時候,大家都認為這郭中庸是個瘋言瘋語之人,龍虎山跟胖爺我的師門也都是這麼認為。接下來的事兒你們就猜到了,滿清亡國後,就有了大總統,竟然真的沒有了皇帝,整個西方文化的入侵徹底的把中國五千年的傳統給打碎了,這時候,大家才知道了這個郭中庸的遠見之明。上一次郭中庸上龍虎山上胖爺我的師門,是捧著光緒皇帝的聖旨,不然他還真的沒資格進,而這一次,他則是被請進的山門,奉為座上之賓。”
“師門裏的長老與這個郭中庸密談了很多天,最後不歡而散,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胖爺我的師門了,我的師門乃是玉皇道,我知道葉子你好奇很久了為啥胖爺我可以對神仙不敬,那是因為我們玉皇道是元始天尊嫡係,修煉的也是元始天尊秘法,跟元始天尊扯上關係,自然是輩分極高,所以胖爺我其實算是修道中人裏麵的貴族,師門平時都在昆侖山中隱居修行,恰逢亂世而出,所以有天下亂而玉皇出的說法,昆侖山作為華夏祖龍根基,師門在昆侖中,自然也有守衛華夏祖龍龍脈之職,這下你們知道胖爺我師門的厲害了吧?當時師門裏的長老沒有跟郭中庸談妥,一是因為發現郭中庸是鬼道中人,二是師門長老向他求教讓中國走出當年亂局的辦法,郭中庸的辦法是破而後立,他說皇帝沒了,金龍已死,在千年未有變局之後,中國將是千年未有之大氣象,他要師門把昆侖龍氣歸入天下,因為郭中庸描述的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天下人當家做主的社會,龍氣入天下,天下便是天下人的,這已經不能算是離經叛道了,據說師門的長老差點直接聯手把郭中庸給誅殺了。認為他其實是別有用心。”
胖子說到這裏的時候,歎了口氣道:“其實從選擇不跟郭中庸合作開始,師門就開始輸了半步棋,胖爺師門的長老把郭中庸趕出了昆侖山,這郭中庸直接上了龍虎山,他竟然說動了天師府,跟他一起進行這場瘋子一樣的風水運動,這一場運動,被風水界稱之為郭中庸的破而後立。”
“沒有昆侖山的祖龍龍氣,郭中庸和龍虎山的天師府開始了把龍氣分天下的活動,昆侖山雖然是華夏祖龍,但是龍生九子字字不同,天下自然還有無數支龍脈,尋常人尋一龍穴便貴不可言那種,龍虎山和郭中庸的鬼道,竟然把所有的支龍脈給破掉,把龍脈之力分散給了天下,滿清作為最後一支皇族,皇陵都是被挖,為的就是泄掉龍氣,在他們的大膽作為之下,天下很快就亂了套,軍閥混戰,就是因為龍氣太過分散,到處都是真命天子,誰他娘的都想當皇帝,所以那時候,龍虎山跟郭中庸,幾乎是受到了天下能接觸到那個層次的修士的口誅筆伐,一下子陷入了風口浪尖當中,結果在之後,也不知道郭中庸到底給天師府許諾了什麼條件,天師府竟然把整個龍虎山的龍虎二氣也歸於了天下,這可是整個天師府的根基,山養人,人養山,龍虎山本身鍾天地之靈秀自然不必多言,但是龍虎山曆代天師的修行也無疑是給龍虎山反哺,所以龍虎山此舉,幾乎是把龍虎山的老婆本棺材本全給砸進去了,結果就是因為支龍脈龍氣泄露的龍氣導致的軍閥混戰結束,天下則變成了龍虎相爭的格局。這一龍一虎分別指的什麼,胖爺我不便多說,你們自然也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