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阿奶就把莫小曼怎樣落水,怎樣被滿倉救起的事說了一遍,人們嘖嘖連聲,感歎滿倉見義勇為,也為莫小曼命大而慶幸,前些年曾興起一股“破四舊”之風,但本鄉不同於別的地方,並沒有那麼熱衷,一些老風俗還是存留著的,熱心的大嬸大媽們催著劉鳳英:
“小曼媽,你還楞著幹啥?你家小曼落水了,怕是掉了魂,趕緊地蒸碗紅糯米飯,煮個紅雞蛋供一供神仙,再去河邊給她叫魂去啊!”
劉鳳英臉色微僵,含混答應著和鄉鄰們打馬虎眼,心裏卻是嫌棄得不行:給這野妮子叫魂?算了吧,早死早超生得了!
阿奶推著莫小曼去換衣裳,一邊衝大夥說道:“這孩子是懂事的,就一點不好:話太少!這不掉河裏把鐮刀籃子弄沒了,剛才她媽打她,也不肯叫屈!”
大媽們聽了,一致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劉鳳英,尤其盯緊她手上那根竹鞭,劉鳳英臉上有些掛不住,掩飾地抬起竹鞭輕輕抽打自己褲角上的灰塵,一邊笑著道:
“我這不是著急嘛,家裏物什本就不多,再讓她這麼東扔西扔都給敗光,等到要用的時候去哪裏找?剛剛我也隻是輕輕抽她幾下,給個教訓!”
大媽大嬸們可不認同劉鳳英的話,誰不是當娘的?有的都快當奶當婆了,村裏哪個孩子什麼品性,她們基本上都是知道的,再聯想到平日劉鳳英打莫小曼的那個狠勁,都不客氣地當麵說起劉鳳英來:
“那你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教訓啊,孩子從橋上落下水,那麼急的河水,又下著大雨,嚇都要嚇死了,魂兒都沒安定呢,人家滿倉還拚了命救她上來,一回家你就打,這像什麼話?”
“是啊,不應該這樣,小曼真是可憐!”
“不就一把鐮刀一個籃子麼?能值得孩子一條命?你是不是她親娘啊?”
“……”
劉鳳英臉都變青了。
“小曼媽,不是我說你,我們女人都知道十月懷胎有多辛苦,還得走一轉鬼門關才能生下她,自個兒身上掉下來的血肉啊,怎麼能不疼的!平日生氣了罵歸罵,也不要打得太狠!今兒這事你是真的不對,還有往天我在那邊也聽見、看見了,你那叫打孩子嗎?怕是鞭在牛馬身上,它都要痛得跑開!小曼也就是你親生的閨女,不然你看看她還願不願意跟你住!”
這番話是左鄰韓大媽說的,韓大媽可不是平常人,她家既是烈屬又是軍屬,韓家有位大伯爺參軍去朝鮮打仗,抗美援朝,犧牲了,後來韓大媽的丈夫也參軍,現在還在部隊裏,韓大媽的兒子得了推薦去上工農兵大學,兩個女兒也分別推薦進衛生學校和師範,家裏就留韓大媽守著兩位老人,公社裏、村大隊逢年過節都來人照顧慰問,日子過得那叫逍遙自在,全村就沒人敢得罪她家!
劉鳳英雖然心裏氣盛,眼下也還是不敢招惹韓大媽,隻得唯唯諾諾應承:“大嫂說得對,我這人脾氣太暴躁了,有時心一急就管頭不顧尾的!”
“這脾氣得改了才成,不然哪天非得打壞孩子!這可是閨女,難得她長得不像你這樣一臉的橫肉,瞧她那精巧模樣,要是打壞了,將來嫁人都不能挑個合心意的,那不是害她一輩子?”
“是是,我聽韓大嫂的,以後得改了!”
劉鳳英緊緊咬著牙關,心裏那個氣悶啊,險些就要張口怒罵起來:自己的臉是最有福氣的銀盤臉好不好?哪裏看出來一臉橫肉?這死女人簡直胡說八道!等哪天讓她瞧瞧自家乖女兒萱萱,她才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精巧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