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外。
沈介剛出宮門口, 便被人叫住:“沈大人。”
沈介回身望了一眼。
湯婍筠開口打招呼:“沈大人好。”
沈介點點頭:“二小姐。”
湯婍筠抬頭望他:“聽說沈大人醫術極好,我家裏有個長輩,被心悸症困擾多年, 沈大人可知道治療心悸症的偏方?”
似怕沈介誤會, 她補充了一句:“我曾向太醫討過藥, 家中的長輩卻不曾轉好。若是沈大人能夠贈藥, 沈家感激不盡。”
沈介默聲。
宮裏頭的太醫醫術高超, 如果真如湯婍筠所言, 連太醫都不能治好的症狀,怕不是普通的病。
湯老將軍和湯大公子都沒回京,湯婍筠口中說的長輩, 應該就是沈夫人了。
沈大夫人的病,他略有耳聞,近些年時常生病。
當初在他準備離開南疆來大莫的前幾天, 湯洹找上門, 以重金交易,讓他來京。
湯洹對權勢之爭似乎並無興趣, 讓他來京城並不是為了打聽太後娘娘的病情,也不是利用他的身份和樣貌博取太後娘娘的信任, 做湯家的棋子, 而是讓他幫莫氏治病。
真說起來, 他來京這麼久,還未去湯府拜訪過莫氏。
受人之托, 理應忠人之事。
想了想, 沈介道:“二小姐能夠具體說說,是何症狀?”
湯婍筠想了想,遙望四周一眼, 小聲道:“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改日有空,我將症狀寫在紙上,差人送到沈府,讓沈大人具體瞧瞧,不知沈大人可方便?”
沈介道:“明日我正好有空,若是二小姐方便,我可上府為那位長輩仔細看看。”
他要入府,湯婍筠倒是猶豫了,麵露難色:“沈大人有所不知,我家中長輩不喜見外人,怕是不願意讓沈大人為她看病。”
她說的是實情。
之所以叫住沈介,是因為方才眉太妃叫她去英華殿的時候,兩人聊起了莫氏的病情。
莫氏確實病了,且患的是心悸之症,而且這病已有十來年,好幾次差點進入鬼門關。
莫氏性子要強,吃過幾次藥不見轉好以後便不願再服藥了。
然,這些年眉太妃和湯婍筠一直在為她尋找良醫,恰巧眉太妃說起雲棲的病就是沈介治好的,湯婍筠便想著,太後的病都能治好自家母親的病,興許沈大人也有法子。
出宮之時好巧不巧的遇上,就提起了這件事。
但湯婍筠心知,沈介不能進府。
一是莫氏的病不能被外人知曉,二是莫氏這些年除了娘家,哪兒也不願意去,更不願意見外人。
“來京之前,我見過令兄,他曾托我為令堂看病。”
這話出,湯婍筠訝然。
不過她很快就明白過來,沈大人口中所指,除了她常年外出的大哥也沒有別人了。
大哥盡管多年不回來,可心中是牽掛著她們的,對母親的病也是盡心盡力。
仔細斟酌了一番後,湯婍筠道:“既是如此,明日就勞煩沈大人了。”
既是大哥讓沈大人來的,那母親就不會有所懷疑,也許看在大哥的一片孝心上,會同意讓沈大人幫忙看看。
湯婍筠突然覺得心裏輕鬆不少,眉眼帶笑,出言道謝。
不遠處,在馬車旁等候她的周盈盈看到了這一幕,目光一點一點的暗下去。
是日,天剛蒙蒙亮,湯府的下人便登門請人。
沈介出了門,發現湯府的馬車已經侯在外頭,裝飾樸素,乍一看有些寒酸。
下人解釋道:“沈大人,此事夫人與小姐不想宣揚出去,隻能委屈您了。”
沈介點點頭,並未放在心上。
馬車一路朝湯府駛去,到了地方,沒有從正門進入,而是在後院的一個小偏門停下。
下人掀開車簾,恭敬道:“沈大人,到了,請隨小的來。”
沈介抬眸,望了小偏門兩眼。
下人暗中打量著他的神色,見他麵色無常,伸手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沈介沒說什麼,跟著他入府。
湯府恢宏氣派,繞過七八個回廊,下人將沈介引到水榭上的一個小屋子。
進了屋,一個屏風映入眼簾。
湯婍筠從裏邊走出來,朝他微微福身:“勞煩沈大人了。”
沈介回了一聲,然後對屏風後的人道:“見過沈夫人。”
莫氏的手從屏風上的一個小口伸出來,聲音冷淡:“沈大人坐吧。”
沈介坐下來,也不廢話,伸手為她把脈。
“老身這病十來年了,始終不見轉好,太醫來瞧過幾次,沒有什麼用。沈大人若是瞧不出什麼,也不必勉強。若是看出老身的病情,如實告知便可。”
說完這些,莫氏話鋒一轉,開始打聽:“我聽說沈大人在南疆的時候見過我那不成器的兒子,聽說他這幾年生意做得不錯,身邊可有女子陪伴在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