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濱最終還是學打鐵了,成了遠近聞名的鐵佛村小鐵匠。
十七歲的東升打了四年鐵,打了四年鐵的東升長的黝黑壯實成了個大小夥兒,成了大小夥兒就被人看上叫去做建築工了。
一九八一年南方的深圳成為了經濟特區,在深圳做建築工的工錢是鐵佛村人想不到的多。無家無業的劉東升有的是膽量和氣力,也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新奇和欲望。因為打鐵不專心,沒有少挨師傅的訓斥,東升自知理虧從不還言。
東升找鐵匠沈師傅商量,師傅啊我飯量太大,老吃多了我師娘心疼著呢,我想去南方工地上跟工行不行?
沈師傅打著啞語說東升啊,師傅十指望八指望你能接下師傅的鐵匠鋪,可是打了四年鐵你還是頭拴不住的野驢讓我失望。東升說師傅啊我走了能不能讓濱濱接替我來學徒拉風箱?我知道師傅師娘的心,可能踏實的濱濱更能合你老們的意。
沈師傅比劃說你就去你的吧,濱濱這事兒我得上報你師娘。
一身好匠藝也想帶出好徒弟,可不能再招到又一個不著調的劉東升。
經過商量,沈師傅和老婆弄出了個“約法三章”。這一年鐵佛村已經開始聯產承包分地到戶,所以頭一約就是有活兒打鐵沒活兒下地,這二一約是要幹滿三年,三一約是三年頭兒上才給開工錢。
在點頭同意了沈師傅的“約法三章”後,濱濱住進沈家成了打鐵的學徒。
從此師徒倆起早貪黑,給十裏八鄉的鄉親們打鐵鍁造鋤頭。
師傅敲小錘濱濱掄大錘,叮當叮當叮叮當,不再為了吃飯四處找活幹的濱濱臉上開始有了笑容。叮當叮當叮叮當,師傅找瑕疵濱濱細打磨,幾年大錘掄下來濱濱也長了肉竄了身高,發育成了有把勁兒的壯小夥兒。叮當叮當叮叮當,師傅女兒來送水喝時,濱濱與師妹說話有了臉紅心跳的感覺。
在師傅的調教下,濱濱還學會了莊稼地裏春種秋收的各種活兒計。放下耙子拾起錘子,白天下地夜裏打鐵,人們都說濱濱是個聽話能幹的好孩子,也說沈師傅白撿了個免費的窮夥計沾了大便宜。
閑言碎語師傅聽不到濱濱也不理,一個教得一絲不苟一個學得認認真真,十八般器具樣樣會做。學成高手藝,貨與百姓家。正是這幾年的打鐵經曆,對於他後來親手做太陽能熱水機創業開廠打下了個根基。
在濱濱學打鐵的三年頭兒上,在和媳婦兒商量之後,沈師傅把打鐵最重要的淬火要領教給了徒弟。學會了師傅拿手技術的徒弟可以出徒了,出徒了的徒弟青出於藍勝於藍,餓死師傅就在眼前。
村裏人說濱濱“楊白勞”的日子熬出了頭,可以撂了蹶子自己幹。沈師傅不擔心,他看著濱濱長大信得著他。直到把女兒許配給濱濱,人們才明白了老沈兩口子的算盤,這招徒弟就是選女婿。
漂亮的姑娘十八九,小夥子二十剛出頭。程木濱二十歲的時候,師傅唯一的孩子沈風茹嫁給了他。
師傅師娘啞巴而他們的女兒不但健康正常,且端莊秀麗。鐵佛地區農村的風俗先嫁娶後登記,也就是說等到了國家的法定婚齡後再到公社上辦手續。一個從小的孤兒有了家娶上了媳婦兒,木濱打心眼兒裏感激師傅師娘,心裏頭不止一次地想過,要好好過日子好好孝敬兩個老人家。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早一天不生晚一天不死,五十八歲的師傅在過完生日當天突然急病去世了。
一個啞巴憑著手藝成了家有了孩子,沈鐵匠臨終嘴角帶著笑。沈鐵匠也有著自己這輩子的榮光,十三歲時跟著父親老鐵匠打鐵,為本村的燒刀子陳延壽打過一把砍刀,陳延壽用那把砍刀砍殺了兩個日本兵,那事裏也有自己的功勞呢。荼餘飯後,他也不止一次地在鋪子裏和人比劃炫耀這件事。
帶著人生的驕傲和滿足,沈鐵匠走了。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鐵佛村鐵匠鋪的主人從老鐵匠變成了小鐵匠。送走嶽父木濱成了鐵匠鋪的當家人,成了當家人的他早已迫不急待地要擴張鐵匠鋪了。一是包了幾年地的人們都需要更多更新的農具,再者他程木濱從沒有想就這麼日複一日把鐵匠鋪的營生,按部就班地做下去。
程木濱拿出了家裏所有的積蓄,又從村裏借了一千二百塊錢,把打鐵的舊爐子拆了擴建的更大,還更新了所有工具招了個小學徒。媳婦兒懷孕了,鋪子麵貌一新,木濱意氣風發地要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