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爸爸,上海發跡(1 / 2)

火車在漆黑的夜裏咣當咣當地前行著。

一兩個小時就會停一站,一波人下去一波人又上來,南方的口音也越來越難以聽懂。程木濱知道,離家鄉鐵佛市越來越遠了,離大上海越來越近了。出來時難回亦難,掙不到錢是沒有臉回去的。沒有臉見到自己的女人,沒有臉迎接女人肚子裏的小生命。現在,他要和那個小生命賽跑。

爸爸來上海時比自己小了四歲,那還是一個戰亂的年代,程木濱一路上找尋著各種理由來打消內心的畏懼。曾經聽爸爸講的奶奶講的,爸爸在上海闖蕩的故事,在他的腦海裏雜糅在一起,漸漸地完整清晰起來。

一九三八年的一個夜裏,十七歲時的爸爸耀庭,給家裏留下一紙“不肖叛逆決鄉關,不成名堂誓不還”十四個字,和一個走四方的鋸盆鋸碗的匠人出走了,一走就是十三年。

和鋸盆匠順著鐵佛城邊上的古運河一路南下,一個月後在半路上被亂兵衝散了。沒有了匠人經濟來源的爸爸隻好乞討,路上結夥了三五個叫花兒,其中有見過世麵的,便領著一路人向著要飯的天堂大都市上海奔去。

到了上海,經過幾番拚搶,他們獲得了一條偏僻小街的乞討權,夜蔽屋簷下與風霜雪雨同宿,日食百家飯常有些拳腳屈辱。與其它乞丐不同的是,爸爸耀庭每日清晨起得很早,天亮之前就已經把整條街道打掃得幹幹淨淨了,沿街店鋪的人都知曉了這個勤快的小叫花兒。

有家和記酒館要添夥計一時找不到人,就把爸爸抓了差。爸爸非但能認字算賬而且機靈,正是個難得的好夥計,酒館把他留了下來。

酒館生意紅火,兩年後成了大夥計的爸爸耀庭向老板出點子,不如把買賣做到熱鬧點的地方去,人多價高利潤大。和記酒館搬遷鬧市,隔兩年爸爸再鼓動再搬遷,又三年和記酒館已成為和記大酒樓,搬到了上海灘最繁華的街道漢口路,街對麵是上海華商證券物品交易所。

就是在這裏,來自鄉村的爸爸耀庭創造了發跡的神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於對臨證券物品交易所,因而就常有交易所的客人們來店裏吃喝,有的還爭得麵紅耳赤。空閑了爸爸也時常地到街對麵的交易所裏轉轉,幫著掃掃地,給人們倒倒水。一來二去就悟些盈虧的門道,時間常了也兀自揣摸起行情來。由於念過幾年私熟,肚子裏也有些謀劃,有時私下裏還做些空頭的模擬,一年下來耀庭已成了“屢戰屢勝”的“行家高手了”。

可是他沒錢沒資格,他沒黑沒白地把體力用在了酒店裏,像他父親一樣苦行僧般積攢著改變命運的鈔票,他對自己的第一個交易幻想著等待著。行情好的時候,焦灼的他晚上就會做美夢,夢見有人借錢給他發了大財。在進入上海灘的第十個年頭,爸爸的好夢竟也成真了。

一個傍晚,常客許先生在店裏獨自喝起了悶酒。爸爸默默走近了客人身邊,等待許先生吩咐。

許先生抬抬頭說都說你算行情算得準,你來給我出出主意。爸爸看了看許先生掏出的一張證券,說這種券虧了一半了,還會繼續跌,你全都賣掉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許先生半信半疑地賣掉之後,果然一跌到底。仍然半信半疑地聽爸爸的話,把餘款全都買了東紡券。結果從第四天起東紡券炙手可熱一路瘋長,仨月後竟然增值四倍。許先生心裏頭感激耀庭,讓自己在瀕臨絕境的地步起死回生,就拿出了一筆不小的回報。爸爸不要,卻說許先生讓我跟著您吧,於是爸爸就作了許先生的跟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