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寺廟廣場上堆積如山的玉米,不僅劉永旺著急,村主任程耀旗也是急火攻心,一天三趟地跑過來瞅動向。程耀旗把鄉裏壓下來的五萬塊錢貸款投在了收糧上,糧食賣不出去,這貸款可是要生利息的。用足貸款創效益,更是佛北鄉領導交待下來的“政治任務”,完成這“政治任務”,事關他自己的“政治前途”。皇上不急太監急,糧莊的大股東劉東升還是很沉得住氣。打小饑裏餓裏逃生出來的劉東升,很是享受看到這麼個大糧堆的樣子。甚至半夜裏起來撒尿,有時也會看著糧堆靜坐出神一大會兒。他寧願讓這些金燦燦的糧食晚些日子運走,自己真的看不夠,看不夠。春三月,多少年來鄉村還是寂靜的時節,這一年的鐵佛村,卻因為劉東升收糧而變得燥動和有了生氣。
正當劉東升準備要去省城找尋銷路時,出人意料的,永旺叔自告奮勇要去賣糧食。劉東升說叔啊我臉皮比城牆厚,還是我來打頭陣。劉永旺的兒子劉東強說,升哥你還是讓我爸去吧,昨夜裏他做夢一毛二一毛一的和人家談價錢,都賣了一宿玉米了。
讓兒子騎自行車送到鐵佛市汽車站,劉永旺坐上了開往省城的長途汽車。
十多年前,劉永旺去過一次天津探親。返程時買回了二十件從沒有見過的薄薄的塑料雨衣,回來後在村代銷點和集市上悄悄地賣掉了,這是他少有的一次種地之外的不安分。後來親戚給他講了天津的一個村子叫大邱莊的,工農商貿紅紅火火,聽得他心裏熱熱乎乎。
去年起始的這賣木材和糧食的生意,他想到的比劉東升還早,隻是思前想後,前怕狼後怕虎不敢做,眼看著東升說幹就幹,點火就著雷厲風行地做了起來。人過四十天過午的劉永旺覺著自己再不往前衝一把,這輩子就真地沒有出息了。
鐵佛村農民劉永旺進省城,就要爆發他的小宇宙。
上車前還信心滿滿。在省城汽車站一出站,隨口一口痰吐在地上,被帶紅袖章的人罰了兩塊錢小小地殺了下銳氣。罰了錢就不再舍得做公交,安步當車,又轉了向分不清東西南北,繞了一個半小時才到了目的地。又因為穿著破舊的棉脫鞋,被門衛擋在了大門口。
劉永旺說我村兒裏的你就高抬貴手唄,門衛說你要是進門,我就得讓人家攆出門。
在沒有得到劉永旺的電話之前,寺廟廣場上龐大的玉米堆正在進行乾坤大挪移。
糧堆下邊密不透氣,時間一長會變潮發黴,所以就需要把玉米及時翻曬一番。五個人身上各係一個青布圍裙,嘴上各戴一個口罩,頭上或戴帽子或包個頭巾,人手一隻木鍁一字排開,把上百噸的糧食在廣場上翻曬移動開來。日頭豔豔,塵土漫天,五個人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翻曬完成,第四天早上,腰疼得沒一個人再爬得起來。
市場上找不到布鞋,隻有皮鞋和運動鞋,劉永旺買了雙步雲球鞋。等第二天到糧局時趕上星期天,又白去一趟。周一,才見到了糧局負責采購糧食的人,對方說剛采購了一批,暫時不需要。出來又打聽著奔另一區的糧局,到第四家糧局時總算說有需求,但要先看樣貨。
不敢耽誤時間,當天乘車回到村裏。
人們見劉永旺回來就興高采烈地圍了上來,等一聽到劉永旺說回來拿樣貨時就又泄了氣,四散而去。年齡最大的老哥說,出去三四天這吃住開銷不少吧,走時咋沒想著帶樣貨呢?劉永旺未及開口,兒子劉東強說誰他媽的有前後眼,知道人家要樣貨啊,誰能賣得了糧食誰去。
村主任程耀旗說東強爺們兒別這麼說話,轉身對劉永旺道:兄弟,我們的老本兒都壓上了,家裏人的心都懸著哪,既然這樣明早就動身吧。劉東強在程耀旗身後瞪了他一眼。
劉東強,現在這個二十剛出頭的毛頭小夥子,在糧食生意場上還是個小跟班兒。但並不妨礙二十多年後,他成為鐵佛市十大富豪榜上的第九名。和他的當家子哥哥劉東升一起,依靠著近郊村的寶地,在中國千年一遇的村莊改造過程中,滾雪球般地把財富滾到了幾個億。
劉永旺帶著樣貨,風急火燎地再次返回省城的糧局,好在並沒有被同行搶了先。糧局馬科長驗貨合格,雙方又談攏了價格。對方告訴劉永旺等消息吧,這邊有需要了我就通知你。劉永旺留了旅館前台電話回旅館等待。
春江水暖鴨先知,以食為天的農民早早嗅到了計劃調配轉向市場調劑的氣息,集中土地上的糧食運到城裏鑽空子。劉永旺給劉東升打電話,讓他聯係好運輸車輛,隻等這邊發話隨時裝車送糧。劉東升電話裏哇哇地聯係城裏運輸公司的車輛,程耀旗和老哥兒聽到了信兒,就守在電話機旁半步不離,連解手兒吃飯都是輪流去,唯恐錯過了永旺外交官大人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