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掛牌儀式(1 / 2)

公司成立儀式是在鐵佛賓館門前的停車場上進行的。停車場上站滿了方程廠的人、代理商、意向代理商和政府的相關人員,人們或小聲交流,或仰望樓頂太陽能的蹊蹺。

賓館的樓頂上,是剛安裝完工的大型太陽能熱水係統,還有一塊寫有“方程太陽能上海科學家發明”字樣的大型廣告牌。一千多根玻璃吸熱管像列著方陣的士兵,在太陽的照耀下熠熠閃光,反射後照得人們睜不開眼睛。

程木濱邀請了公司的股東,香港的許女士到鐵佛市參加成立儀式,許女士帶來了老父親的一幅書法:舍我生萬物,至愛育永恒。繁體字更顯傳統底蘊,對方程太陽能公司的成立表達深遠的祝福。

還邀請了恩老師上海研究所的齊大慶博士。齊博士為了更好地發展太陽能,已經把自己的公司並入了單位的三產。但經營的並不理想,有時一個支架形狀的改進,一次價格的微調,都需要所裏黨委會的開會討論,公司在一路磕磕絆絆中艱難地成長,現在的發展規模已經遠遠跟不上方程廠。齊博士看到方程生意的紅火,很是為他高興,從中也看到了民營經濟的力量。如果不是人到中年考量家庭生計,齊博士真想來方程廠施展一番。

因為香港客商和上海科研所發明家的到來,鐵佛市方麵一位副市長和佛城區區高官嶽勇出席。由於市、區兩位主要領導參加,市、區兩級的工商局、鄉鎮企業局等單位負責人也到場助陣,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跟隨著領導不請自到。

老天給麵子,昨天夜裏還飄著雪花下著小雨,今早卻是霞光燦爛。

在門前平台的紅地毯上,在紛飛的禮花裏,按約定俗成的順序並排站立的領導嘉賓們一起剪彩,鑼鼓喧天。在方程人、代理商和政府人員的見證下,也在車站廣場裏上下車旅客們的駐足觀看中,中港合資性質的方程太陽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看著那張“再創鐵佛大地全國名牌”的傳單,政府領導們也被感染了情緒。

副市長在發言中說經國家外經貿部批準,我市三家企業已獲得進出口經營權,上個月鐵佛市商品檢驗局也正式開驗。希望方程公司成為市裏新能源的名片,走向全國也要走向世界。

區高官嶽勇則把方程公司列為自己的“一把手工程”重點支持,表示說鐵佛市剛剛開通了“110”社會報警服務台,我這裏也開通專線,企業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通過專線找書記解決。其實程木濱早有了嶽勇的電話,有大難題肯定會找他的,嶽勇的講話更多的是說給在場的人員聽。給方程人鼓幹勁兒,讓政府的人為方程公司開好綠燈,做好護航。

有了合資企業的身份,有了上海研究所的背書,人們非但不再把方程看作民營個體加以鄙視,反而是以為有深厚背景有大靠山而刮目相看。隻是窩在破敗的工具廠,名實不太相符。

當天,鐵佛市電視台重點播發了方程太陽能公司成立的新聞。同時任副總安排所有車間和安裝部人員,又臨時雇用了五十名鐵佛學院的學生,把《再創鐵佛大地全國名牌》的粉紅色傳單,發遍了佛城區的大街小巷。

第二天,公司成立的新聞又登上了《鐵佛日報》。《鐵佛晚報》不惜筆墨,半版報道半版太陽能科普。更多的市民們不僅知曉了方程太陽能,也看到了方程公司的科技、實力和信念,形成了一個購買太陽能的小高潮,持續了一個多月,工廠連續加班三周才供上賣貨。

成立儀式後,佛城工業園的主要負責人找上門來,請方程太陽能公司“鳳歸巢”,入駐工業園。程木濱和任副總去選看地點,選中了位置較好規模適合的廠區,又對兩個兩千多平的車間進行布置規劃。臨走還不過癮,又爬上廠區對過的樓頂,拿著新買的索尼相機對新廠區一頓狂拍,直至兩個膠卷拍完。

幾天後方程廠第三次搬家,搬到了誕生以來的第四個基地,一個占地六十畝由兩棟廠房和一棟三層辦公樓組成的現代化廠區。

原計劃在白天用兩天的時間搬完,為了不影響旺季生產,在任副總的帶領下全體員工參加,一夜之間全部搬遷完成。許多生產員工當天下了班沒吃飯,就加入到搬家的隊伍中來。有兩個業務人員出差回來,下了火車沒有回家,就來到了現場。新廠區是創業的方程人共同的奮鬥成果,搬到大麵積的新廠,激動著每一個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