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嶽勇看望“燒刀子”(1 / 2)

九六年剛入冬就吹來嗖嗖的冷風。一千多名下崗工人都已複工。有了收入,能交上集中供暖費或者自己燒煤爐子,解決了飯碗和采暖的問題,今年可以不再為他們過多地操心了。

望著窗外一地發黃的落葉,佛城區區高官嶽勇決定要在這個時間,去看望農村的窮困戶,有問題早解決,讓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冬天,他不想到春節再去慰問擺樣子。佛城區城裏有七個街道辦事處,城外四周有八個鄉鎮。農村裏有田地,不用擔心他們下崗和吃飯的問題,隻是貧困戶的生計是個工作難點。嶽勇打算去看望鐵佛村的“燒刀子”。

鐵佛城,鐵佛寺,鐵佛村,多少年來流傳著兩個“燒刀子”的故事,也同時被《佛城區誌》(未撤地設市前為《鐵佛市誌》)予以記載。

第一個“燒刀子”是劉東升的爺爺劉大君。提著大砍刀進鐵佛寺砍殺日本兵,日本兵倒是砍了幾個,自己也被人家抓住,反成了日本人的幫凶。殺了不少鐵佛城外外省的共產黨人,同時又救下了大批的鐵佛城的共產黨人,像鐵佛城行署的陶老專員就是被劉大君救下的。解放後,本城的人感謝他保護他,外省人來尋仇公安局來抓他,成了人們既恨且謝的“燒刀子”。

第二個“燒刀子”陳延壽,正是區高官嶽勇要去慰問的貧困戶。一九四五年的一天,有兩個駐在鐵佛寺的日本兵私下離隊,進入鐵佛村作惡。血氣方剛的陳延壽在沈鐵匠那裏燒打了一把大砍刀,叫自己的媳婦兒,當時的婦救會主任打扮一番,把日本兵引進了自家的院子。刀起刀落,紅光閃處,兩個日本兵人頭落地。陳延壽管殺管埋,把倆日本兵埋進了豬圈裏。從此,遠離故土的兩個日本兵在中國的豬圈裏相擁而眠,成了找不到家的孤魂。

幸運的是正趕上日本軍隊投降,日本軍或是猜到了兩個失蹤者的下場,沒顧不上找尋就撤退了。後來陳延壽在平津戰役給解放軍推車送糧運物時,腿上又埋進了一顆子彈成了跛腿。

“燒刀子”陳延壽不僅有砍殺日本兵的故事,後來的事也仍然讓人佩服,也讓有些人說他犯傻。比如出河工,按說過了五十就可以不上河了,而陳延壽老漢六十一歲上還出了河工,腿跛人老,幹活一點也不讓年輕人落下。再有是交公糧。老人今年七十二歲了老伴七十一歲,兩人拉扯著四十九歲的癱瘓兒子過日子,土房子住了一輩子,常常兩三天吃不上青菜,可從沒向政府和村裏人求過救濟,種著四畝田地天天下地做活兒,每每交公糧不但不讓免,而且總是頭一份兒,連糧食也是最幹淨的。

還有就是陳老漢不信邪。老人有兩個兒子,老大先天性癱瘓,老二娶媳婦前參過軍,誰知成家有了孩子後,竟然瘋瘋顛顛。老兩口不是近親,就有人說是院裏的那麵影壁牆壞了風水,讓老漢把那牆扒了。幾十年來老漢的耳朵都聽出了繭子,可那堵牆依然矗立。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現在鐵佛村人口頭兒常說“燒刀子”,村裏人往往喝一聲“呔,燒刀子”,保不準接下來,就要發狠做什麼事情。

按著村支部書記程耀庭往常的安排,領導探望會是別的貧困戶。這次區高官嶽勇是在出發前臨時改變了目標,要來拜望傳說中的“燒刀子”,自己心目中敬仰已久的前輩老黨員。大刀向敵人頭上砍去,六十多歲上河工,七十多歲主動交公糧,這件件事都讓自己心靈滌蕩。

接到電話,程耀庭一下子慌了手腳,不顧風度地穿街過巷跑向陳延壽老人家。

一個月前,《佛城日報》記者陪著廣告客戶來村裏進行公益捐贈,給陳延壽老人家送了一台海爾洗地瓜的洗衣機。臨走看到老人家實在是窮,幾個記者私下湊了五百塊錢給老人,老人堅決拒接說日子過得下去。記者就把錢給了程耀庭,讓他轉交給老人。程耀庭隻給陳家送去了三百塊錢,自己留下二百做煙錢。這回嶽書記來,記者要是跟著來,若是問起來怕是漏了餡兒,耀旗就急匆匆地去陳延壽家,提前把那兩百塊錢補上。

至於老人給佛北鄉聯中的捐贈,已經被程耀庭交易成了建築工程,做得沒有什麼疏漏,也不用擔心區高官見陳延壽。鄉聯中的破舊教室需要重建,鄉裏號召捐款,陳延壽老人捐了一千五百塊錢,排在做大生意的木濱和東升之後第三位。加上全村人的捐款,鐵佛村的捐款合計一萬九千多塊錢。程耀庭從中拿出了一千塊錢給鄉教委主任買了東西,以一萬八千多元全鄉最多的捐款者,請求鄉教委把重建工程交給東升的市北建築公司。鄉教委同意,這樣程耀庭又在東升建築公司獲得了一筆業務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