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三年,鐵商集團淨資產回報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六。按著事先約定,毛秋娜為首的管理層獲得了三成利潤的收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也為管理層入股創造了空間。可謂是兩全其美。嶽勇對鐵商這種漸進式穩妥的改製很滿意。
但去年毛秋娜提出的不要引進大型商超的建議,市裏並沒有采納。鐵佛市開展“誠信鐵佛”活動,企業誠信政府也要誠信。招商引資,嶽勇並沒有狹隘地采取地方保護主義。
毛秋娜在一個會議間隙再次來見嶽勇,急切的甩出一句“我們鐵佛人對鐵商有感情,嶽市長你是外來的你不懂”,嶽勇仍然搖搖頭,回答了毛秋娜五個字“競爭出效益”。
大型連瑣商超如期進入佛城區。開業前期,許以翻倍高薪來鐵商大肆挖人,高管、中層和銷售能手的店員們被挖去二十多人。大型商超廣告做得滿天飛,優惠大讓利吊足了市民們的胃口。鐵商職工們一時間個個人心惶惶,山雨欲來,外來大鱷麵前鐵商似乎大廈將傾。
大型商超開業,當天卻亂成了一鍋粥,讓市民們大跌眼鏡。
從鐵商集團挖來的人十有八九沒有去上班。十幾個崗位沒有主管,數十個崗位沒人上工。這哪叫開業,分明就叫開門現眼。你來挖人,我做暗樁,商超中了鐵商的將計就計之計。市民愛鐵商,鐵商人更愛鐵商集團,國企鐵商的凝聚力剛剛的。鐵商人憾不動,鐵佛城人哪是見利忘義之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毛秋娜自是計高一籌。
大型商超在鐵佛市的第一炮沒有打響,從此不溫不火,隻成了個局部的社區超市。打了個勝仗,毛秋娜仍然虛心向人家學習經驗。鐵商管理層勵精圖誌,要在新的一年,讓效益換股本再上高峰。毛秋娜積攢著鐵佛“商業一姐”的影響力,伺機為父尋仇。
經市紀檢委調查,鐵藥集團的田家慶最起碼有兩宗罪過的嫌疑。
第一個是挪用公款,將鐵藥的三百萬資金借用給了省城的藥業公司。調查組推測,田家慶一班人並沒有從家裏拿出錢來投資,藥業公司的成立運營都是靠的這筆挪來的公款。直到聞到了調查的風聲,才被田家慶緊急轉還回來。
第二個是刻意壓低藥品出廠價賣給藥業公司,價格遠遠低於全國任何代理商。這種一手拖兩家左手倒右手的做法,正是四十多名員工聯名舉報田家慶的原因。轉移經營利潤,將集團的利潤轉到他自己的藥業公司,理論上是不是罪過是什麼樣的罪過,將交由法律說了算。
嶽勇突然收到了田家慶的信,田的態度三百六十度大轉彎。信中說將馬上撤消省城的藥業公司,鐵藥改革悉聽政府安排。詳述了自己從學徒工做起的經曆,表示做為一個工作了三十年的老鐵藥人,願意在政府領導下,為鐵藥的改革發展殫精竭慮,做出自己最大的奉獻。
嶽勇歎了一口氣。這個老田,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呢?人呢,總是高估自己總是欲壑難填。紀檢委參加的市長辦公會上,商討田家慶與鐵藥改革的關聯。嶽勇力排眾議:拿下田家慶,不會影響鐵藥發展。田家慶無藥可救,先是被雙規,而後被移交公安。
在嶽勇指揮下,國企改製小組入駐鐵藥,一旦騰出時間嶽勇也到鐵藥坐陣。不久,協助鐵藥成立了新的領導班子,特別是銷售團隊的組建。鐵藥藥品重新自主銷售,把市場主導權再次掌握在自己手裏。管理層震蕩,但職工們看到了政府對國有資產的保護,對鐵藥的珍惜。
人心不足蛇吞象,田家慶無盡的欲望最終吞噬了自己,以挪用公款等兩項罪名被法庭宣判入獄。而後經過民主集中原則,鐵藥進行了第三次改製。國有股保留了百分之六十,管理層占到了二十,全體員工占二十。鐵藥集團改製以原領導者的出局入監落下了帷幕。
鐵藥姓“國”沒有改變,改變了經營機製。而嶽勇認為,隻有科技研發的血液,才會給這家國企帶來無窮的生命力。主管者思想意識的轉變和成長,對鐵藥來講還有很長的路。
嶽勇九點多才回到住處,賀知妙正帶一身夏季服裝給他送過來。
去年,嶽勇介紹賀知妙到鐵商的羿都廣場上班。半年後熟悉了工作,被明事的毛秋娜提拔成為服裝部的主管,有了更高的薪資待遇。從去年入冬開始,包括今春和夏天嶽勇的換季衣服,均讓賀知妙一手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