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 賣炭翁,花魁,胭脂(1 / 2)

鑲嵌珠玉的輮製車輪碾過青石板的聲響遠去有個把時辰之後,胭脂巷靠近巷尾這樓子裏的人也就照平日裏過,翠姐平日裏梳洗用的銅盆底漏得徹底不堪修補,便充作炭盆,比舊的深些,省碳。

碳是孫媽媽從伐薪燒炭城南外的賣炭翁手中購得的,雖說生起來不易又多煙塵,卻勝在便宜耐燒,是武杭城裏小門小戶窮苦人家竟相爭搶的,所營不過身上衣裳口中食的賣炭翁每每入城總得向當值的城門尉軍士賄賂幾錢銀子的酒錢,一牛車千餘斤碳所得也便相當有限。

那賣炭翁辛苦十餘日才能拉得一牛車碳進城來,不消一個時辰便空,魏長磐挑著擔跟孫媽媽走空了兩次方才挑回百斤來,卻比附近鋪子所售便宜了幾十文。

百斤碳,燒不了許多日子,孫媽媽再拉魏長磐去時再也不見了那裝著千斤碳的牛車,聽周圍人議論,說是那老翁賣完碳牽著牛車出城,被城外的饑民截住,人殺了銀子搶了牛分吃了,城裏衙役出去尋時隻見赤條條一具幹瘦的屍首,也找不見凶犯是野地中手捧一塊半生不熟牛肉啃食饑民中的哪幾個,亦或是幾十幾百個。

自此,武杭城裏少了個賣便宜木炭的無足輕重老翁。

將那銅盆裏碳堆到三四分滿,把根點著了木柴塞到裏處去,魏長磐朝著碳堆縫隙處使勁吹氣,不這般想要生起這碳來就難了。

弄得灰頭土臉才見那木炭紅了,他狼狽起身,去灶房水缸鞠捧水來洗去臉上碳灰,偌大個廳堂內隻有這一隻炭盆,湊近了才能覺著些許暖意,站得稍遠便還是跟墜入冰窖一般無二。

孫媽媽在灶房內忙活著今日的飯食,紅苕去皮煮了,添上不知什麼菜葉子熬的湯,漂著幾點油星。翠姐說了半旬日子一開葷,也多是下水之流被屠戶半扔半賣的貨色,被孫媽媽濃油赤醬烹調得當了端上來,不比小牛肉的鍋子差了。

然而離每半旬一次的滿嘴留有還有三天,便隻有紅苕和菜葉子湯。

翠姐不願敞開門戶給過路人瞧見樓子裏人的寒磣吃喝,白衣的男人一走便又讓魏長磐把門板弄回去了。

一日兩餐,晨時的那點飯食早便沒了,魏長磐肚皮內空空如也,又正是長身子的時候,飯量抵得上翠姐三人的。武夫體魄比常人強橫不假,飯量也往往要大上許多,在外行走江湖的許多女俠仙子為了端著顏麵,平日裏吃喝多是淺嚐輒止,遭罪不少。

熱氣騰騰的紅苕和葉子湯端上來了,沒什麼油鹽,可餓久了,再粗劣的飯食,吃起來都是香甜的。

點上了油燈,那一點如豆般昏黃的光隻能讓飯食不至於吃不進嘴裏,嚴老爹點的燈,照例亮不到哪裏去,其餘三人心知肚明,若是不點燈也能順風順水把飯食扒拉進口中,嚴老爹連這麼大點的亮光也不會給。

摸索著將自己的那海碗紅苕端過來,紅苕是孫媽媽分好的,翠姐和她都隻半多碗,嚴老爹那碗滿些,唯有魏長磐麵前海碗堆得冒尖。他大致掂量了下海碗的分量,能吃個七分飽或許七分半,撓撓頭接過孫媽媽遞過來的筷,見翠姐夾了塊紅苕入口,也開始往口中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