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 鎮三山 (十三)(1 / 2)

即便魏長磐親眼所見武二郎身手遠超他們早前預料,然而這位前任晉州州軍北大營偏將依舊固執己見。不論是年歲還是閱曆都遠遜後者的魏長磐也不便多說些什麼,胸腔內那沒來由的一陣心悸讓他隱隱有些不安,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重新攀援上山時滿腦子都是蘇祁連先前的希冀目光和勉勵言語。既然他們都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為何不幹脆再咬牙把最後一小段路程走完?行百裏者半九十,對於後者最後這些言語他是深以為然的。

小心翼翼抹去下山痕跡的魏長磐閑庭信步走回山上住處時正巧與那趙猴兒迎麵迎麵撞見,許是與他這位五當家的搭上線的緣故,連帶著這位大嘍囉的地位在山上也水漲船高,成了有幾號的小頭目,攔人盤問時也更添幾分底氣。

自認因禍得福的趙猴兒對魏長磐自然是感激涕零,小頭目位置聽著有些磕磣,可擺脫了大嘍囉身份的趙猴兒從此與山上其他頭目平起平坐,得了銀子也不必再去孝敬,如此一來便不必再月月犯愁給閨女抓藥的事,教他怎能不歡喜。

“五當家的出來賞夜景?咱們小垚山別的不說,景致那是一等一的動人,要不小的帶五當家去山上四下轉轉?”一身簇新衣裳打著竹篾燈籠的趙猴兒拍著胸脯道,“用讀書人的話怎麼說來著?咱沒多少學問說不出來....反正是真他娘的好。”

被魏長磐婉拒後的趙猴兒也不泄氣,打著燈籠將硬是把他送到山上偏殿住處所在才心滿意足離去。

趙猴兒沒上過書塾,鬥大的字兒還不認識一籮筐底。然而實實在在受了人家的恩惠,雖說人嘴上沒說什麼,可咱也總得做些什麼不是?

嘴裏哼著小曲兒的趙猴兒繼續打著燈籠巡山,這竹篾的燈籠到底要比那桐油火把好使,不會時刻留神有火星子落下來燒壞他這身才從山下過路人身上扒拉下來的新衣裳,那廝瞧著穿戴挺人模狗樣,可身上不過十幾兩散碎銀子....

原本心情閑適散漫的趙猴兒驟然瞪大了眼珠子,半山腰上那珠串似的火光,少說也有半百數目,是官府終於按捺不住想夜襲小垚山?還是那武威鏢局來人報複?趙猴兒來不及細想就要撒丫子掉頭回去示警,他這身板兒打燈籠巡山還湊活,上陣廝殺的事,還是交與那些有武藝傍身的....

“不用這麼著急忙慌回去,半山腰上那麼多明哨暗哨不是瞎子,動腦子想想,敢半夜這麼明目張膽上山的會是官府中人?”

江北坡拍拍趙猴兒肩膀讓他鎮定下來,輕笑道:“是咱們小垚山三當家和四當家回來嘍,看樣子大王交代的事應該是辦妥了,到時免不了又要殺豬宰羊,前些日子才為五當家的接風洗塵,你們口福倒是不淺。”

聽得師爺此語的趙猴兒定睛遠眺而去,不多時便望清楚了漸近的那些打著火把的山上弟兄,幾乎人人身旁都有匹馱載貨物的轅馬,有些馬匹身後還拴著繩,繩的另一頭綁縛在被蒙住雙眼的人手上,那些衣衫襤褸的人身上多帶著傷,時不時就要被小垚山的嘍囉們拳打腳踢一番。

山上隊伍中當頭的兩人相貌迥異,一人身材敦實五官粗獷可怖,倒是與坊間傳聞窮凶極惡的盜匪模樣有八九分神似形似,另一人卻生得一副教小垚山所有漢子都自慚形穢的皮囊,想必就算是跑鬧事大街上說自個兒是小垚山大王都未必有幾人會信,說不準還會有俊俏娘子笑這位公子哥言語風趣哩。

不過那些個俊俏娘子若是知曉了這位小垚山五當家當年采花無數的事跡,約莫落荒而逃還來不及,哪裏還有調笑一二的膽子。

葉辰涼慢搖桃花扇優哉遊哉踱步緩行,儒衫廣袖迎風飄搖好不風流,近旁那身材敦實的漢子想著早回山一刻是一刻,見狀頗有些不滿之色,奈何他這四當家的排行尚在這娘娘腔之後,隻得壓下心頭火氣出聲提醒:

“先前為了躲避官府追剿日夜兼程,如今上了自家山頭,早些時候見著大王總也是好的。”

“都到了自家地界,何必再像先前那般倉皇狼狽?”葉辰涼不以為意,卻還不忘在言語間刺刺這愚魯不堪的漢子,“此番生擒下大王指名道姓要等到那人自然是大功一件,可老四你也不必這麼著急回去領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