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安排,陳玨才指派一營長帶隊,和他一人一邊分駐隘口,還去給三營長找了個最高的狙擊點,讓他見機行事。
三營長就差被陳玨給用泥土包起來了,遠遠的看上去,根本找不到一點點三營長的影子,陳玨利用這個機會,還給三營長教授了一些如何作為優秀成功狙擊手所應該要具備當然技能。
陳玨再一次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番四周的所有地形地勢,以確保萬無一失。
便帶著隊伍進入了埋伏帶隊地方待命,等待著山本特戰隊的人進入包圍圈。
而在另一側,劉子光等人也已經開始返程了,回去的半個小時的路程,陸獻讓劉子光盡量的壓速度,熬過這半個小時,再用標準的行軍速度朝前跑步行軍。
這樣可以保證隊伍離陳玨他們的距離盡可能的近,有利於進入陣地反打。
他們這一趟出來隊伍已經損失了將近一半了,陸獻的心裏其實早就已經開始滴血了,要不是這一次為了陳玨,可能他也就拍屁股走人了。
對於陸獻來說,他不想劉子光那樣的大大咧咧的性格,他對於他手底下的兵還是很在意的。
陸獻帶著隊伍出去之後,趕到了伏擊點,一百對二百,損失了將近五十餘人之後,他當時就開始懷疑自己了。
陸獻這是第一次和鬼子麵對麵的交戰,他以前也帶過兵,可是那時候麵對的兵都是國民黨的中央軍。
雖然他們武器裝備好,可是這些中央軍的戰鬥力可很多都比不上紅軍,所以陸獻之前所遭遇的戰鬥都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往往陸獻還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後來又等到了晉綏軍,陸獻和劉子光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後方,搞著文職工作,還沒和鬼子正兒八經交過手。
那天夜裏的突襲,還是他們這支隊伍第一次和鬼子正兒八經的交手,結果這一交手問題就來了,鬼子的戰術執行力和戰鬥力都不是中央軍能夠相比的。
陸獻還是用老辦法一番衝鋒過後,損失就讓陸獻吃不消了,要不是他及時的改變戰術,加上劉子光過來的支援,他們這支隊伍可能都會被鬼子吃掉。
看著手底下的戰士這樣的損失掉,對陸獻的打擊還是挺大的,他對於自己的戰術指導水平產生了懷疑,所以現在他把隊伍的指揮權全都交給了劉子光,自己輔佐劉子光做好政治工作。
這才是陸獻最正確的定位,他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的職業軍人,隻是半路出家,對於戰術素養,大部分都是停留在紙麵,結果才會造成這樣的局麵。
劉子光對於自己這個老搭檔的情況實際上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當他接過整個隊伍的指揮權以後,便給陸獻減輕了許多的負擔。
陸獻看著前麵跑過去隊伍,心裏有些擔心,雖然陳玨已經給他們再三的強調過了,這一趟鬼子不回來騷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