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六章 義診隊遠征(1 / 3)

銀杏醫院每年都會派出義診隊,在全國各地進行巡回義診,當然,每年去的地方都不同,但基本上都是貧困偏遠山區。一來,是為了打響醫院名氣,製造影響力,二來,也是醫院想實實在在為貧困地區的人民做點事情。

這次帶隊的是心髒病科的一位專家,也是該科室的科室主任,名孫偲渺,為隊長。副隊長則有三名,分別是杜文謀、張開元,以及急診科的劉玉蘭主治醫師。

劉玉蘭四十不到,一頭精幹短發,也是急診科的棟梁之才,曾經多次受到過省裏麵表彰。

隨行的有好多個科室的醫生,足足三四十名,再加上三四十名護士,以及一名電視台的記者和兩名編輯,足足五輛大巴車,可謂聲勢浩大。

五輛大巴車,其中兩輛坐人,一輛裝設備,一輛拉藥品,一輛拉補給(比如食物、飲水、帳篷之類的)。到了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吃飯住宿什麼的都從簡,很多時候需要在外麵露天解決,條件十分艱苦。

總不能到了貧困山區,還要吃人家的,喝人家的,那還是義診嗎?那是擾民吧!貧困山區的人們也不容易。

帶上電視台的記者和編輯,自然是為了宣傳,但即便如此,也是實打實地獻愛心,贈醫施藥的。

畢竟,銀杏醫院也是私立醫院,一切盈利都要靠自己。做義診的同時宣傳一下也無可厚非。總比那些不屑於義診,還每每宰客的黑心醫院要好得多。

所以說選擇醫院不能純粹是看公立,還是私立,比如臭名昭著的各地武警醫院,名字看著高大上,值得信賴,實際上,裏麵的大部分科室都承包給了黑心商人,其中以某田係最多,乃是醫院界的毒瘤,每年不知道多少人上當受騙,遭受身心雙重傷害。

五輛大巴車浩浩蕩蕩,朝著五百裏外的大別山龍溪鎮而去。設備、藥品、補給,都是提前一天裝好的,早上八點出發,大約下午一兩點就能到達目的地。

許卓和倪小苗、曾雨瀾等人坐在一塊,一路上有說有笑,對於頭一次去的人來說,簡直不亞於旅遊啊!

偏遠山區,雖然交通不便,生活、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落後,但有一點絕對是大城市所無法比擬的,那就是天然的風景和新鮮的空氣。那裏,沒有霾,隻有半山腰縹緲若仙的霧,若神仙隱居之地,吸一口都令人通體舒泰。不是有人專門販賣山區的新鮮空氣嗎?還賣得挺貴的!

除了空氣,更有那甘冽清澈的山泉,鏘鳴山石,晶瑩秀澈,怎能不令人期待?

他們也帶了許多副撲克牌,閑暇之餘,可以打撲克娛樂。在車上的時候,許卓、倪小苗、曾雨瀾三人就打起來鬥地主,不亦樂乎。

楊偉坐在後排,看見這一幕,心中頗為不舒爽,主要是,這小子看上曾雨瀾了,偏偏曾雨瀾對他不屑一顧,反而和“仇敵”許卓走得很近。

楊偉身為杜文謀的嫡係心腹,這次義診遠征,杜文謀自然要帶上他。

“這小子到底有哪裏好,以前的莫璿就偏偏看上他,好不容易莫璿走了,好了,現在的曾雨瀾又看中這小子了,簡直是豈有此理!”楊偉心中憤恨地想道。其實,楊偉先前也有暗`戀過莫璿,隻是莫璿對他根本沒感覺,他偷偷撩了幾次,對方都是冷若冰霜,他也隻能作罷了。

中午在一個高速服務區用過午餐,大約下午一點半的時候,眾人就來到了龍溪鎮,這是一個隻有兩三萬人的小鎮,也算是方圓數十裏內唯一繁華的所在。

五輛大巴車浩浩蕩蕩駛過,鎮上的人們都紛紛側目,並交頭接耳,闊聲議論。而且都夾雜著鄉音,令人聽得不是很懂。不過這並不會成為義診隊的障礙,因為,考慮到此次出行,難免遇到語言上的障礙,醫院特地選了好幾名戶籍地為該省的醫生和護士,到時候就可以充當翻譯了。山區的人們,普通話並不是很標準,有的甚至根本不會說普通話,但是,卻能聽得懂普通話。因為,電視機好歹有的,看新聞聯播什麼的也是常常看,聽廣播收音機也是常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