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暴風雨的來臨(下)(1 / 2)

議會最終決定派出一隊統合騎士和五個師的征戰騎士團與中土各國組建起的,眾達十餘萬的軍隊,分五路,通過蒸汽列車進入萊茵王國與蒼朝軍隊作戰。

雖然征戰騎士團的名字上帶了征戰二字,不過也隻是有這個名字而已。並不是因為他們隸屬於征戰機關。

他們是隸屬於使徒會議的部隊。這隻部隊常年駐紮在聖國的邊城中,時常與一些詭異的東西交戰。可以說是精銳部隊,所有人都有戰鬥經驗。

而處於某種考慮,議會並沒有將天罰者派出來。同樣,聖修甲兵團和戰天使軍團也沒有放出。這些也同樣是聖國的主力部隊。

所以到底還要不要搞什麼實戰演練了?我有些搞不懂他們的操作。

這是我第一次上到戰場上。不同於上一次的死亡決鬥,在戰場上,無論你是誰,你隻有一把刀和一個盾牌,而你的前麵後麵可能都是敵人,你的手臂可能都施展不開,隻是一場意誌,身體素質和運氣的比拚。

這是我從小說中描寫戰爭的片段中得知的。由於不如火器時代後,幾乎沒有爆發過人類王國之間的戰鬥,一些槍械戰鬥經驗是根據常年對付著邊境中一些奇異怪物時總結出來的。

麵對數以萬計的敵人,你再強也隻是一個人。在萬人搏殺中,你隻是一團小浪花,在一片大海之中終究隻是短暫地出現,然後被無盡吞噬。這是我所未曾經曆過的。

臨近出發前往戰場前線的日子,我也愈發地感到緊張,每天都加倍地訓練自己。

甚至,最近在思考要不要信仰靈教,從靈主那裏得到庇佑。

好在管家和萊茵哈特先生通過路德維希的渠道短暫加入了征戰騎士團,駕駛著聖國通用軍用蒸汽機甲銀白騎士四型一同參戰。這讓我多少安下心來。

想來有管家和萊茵哈特先生在,我總不至於死掉吧。。。

我們乘坐著聖國的裝甲列車向萊茵王國出發。

因為有蒼朝的軍隊滲透過法蘭克福防線進行破壞行動,所以一路上的鐵路都有聯軍在駐守,簡易的防禦工事和戰壕被修建於鐵路兩側。

並且裝甲列車上的火炮和隨行衛隊也荷槍實彈,車上的軍隊也是一樣的。隨時準備應對敵人的襲擊。

無數的資源在沿途被搬運上列車,刺鼻的紅水銀氣味讓每一個人感受著來自戰爭的硝煙。不時有雙方士兵的屍體在沿途,一輛輛的蒸汽卡車運送著陣亡或是受了重傷的士兵分別前往臨時墓地和醫院。

戰爭陰雲的一邊,讓我感受著戰爭殘酷的冰山一角。

年幼的我看著滿車的陣亡士兵被搬運沒有像書中寫的那樣產生嘔吐的感覺。這是不是有點奇怪啊。

法蘭克福,作為萊茵王國曆史最悠久的城市,在聖曆1750年前一直作為王國都城的存在。它修建於聖曆1343年左右,曆經多代國王的擴建和改修,幾乎成為了萊茵王國的象征。

這一切直到1747年爆發的雙王內戰才發生了改變。

當獅心王威爾曼擊敗了太陽王耶格爾後,前者將首都遷到了他的家鄉,如今的萊茵王國首都羅蘭,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就是正統,也為了在短時間內清楚來自太陽王的殘餘勢力的影響。

由於法蘭福克城建成的時間早,再加上曾被軍隊攻破過,這裏的城牆是老式的棱形堡壘的樣式,而且因為即便不作為首都,仍作為一個大城,國家貿易金融和交通的樞紐,城門總共有七個。

從未想過這裏會有一天會麵臨著戰爭,讓這裏數百年來都不是按照防禦戰來建設的,甚至可以說現在法蘭福克城的城防就是個擺設或者說是一個展覽品。更何況隨著蒸汽時代的到來,城牆起到的作用在曾經蒼朝沒有到來之前,顯得越來越雞助。

現在,麵對蒼朝軍隊的侵略,任何人都沒有信心能夠在守城戰中守住這裏。

雖然經過了重修,但仍然落後於時代和此時的需求,封鎖了城門隻剩下一前一後用於通過的城門,這也沒讓守軍指揮官們安心一點。那些年久未修的城牆經過這幾天的維護,也僅僅隻是恢複了一點防禦的作用。

城中和來自附近的工匠們正在加緊時間修建拒馬欄等一係列的路障供守軍使用。

缺少要塞炮和重炮的陣地,隻有小口徑的步兵炮可以推上城牆進行支援。因此這裏的局勢十分危急,此地不得不作為被作為後勤儲備地,而守軍不得不出城應戰來最大限度地保證這條防線上最重要的據點法蘭福克城的安全。